服務熱線
400-115-2002
在此新舊交替之際,展望行業新的一年可謂是不容樂觀。面對空前嚴峻的挑戰,我們陶瓷行業要有尊嚴地生存下去,并且伺機而動求得新的發展,實在離不開一種精神力量的支撐與提振。這種無形的力量,愚以為應該就是陶瓷業的新制造精神。但愿2015年這新制造精神,可以彌漫包括上下游的整個陶瓷產業鏈,激勵著同業中人自尊自立、自強不息,腳踏實地的去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這些年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現代建陶工業會首先在佛山取得巨大的成功,然后從佛山向全國各地擴散?
有人說這是因為佛山地處珠三角毗鄰港澳,得風氣之先便于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先進設備。但其實比佛山更早就從國外引進建陶生產技術設備的在國內也不止一二,何以其它產區的引進一一歸于失敗,唯獨在廣東佛山可以一舉大獲成功,并且迅速地、大量地、成功地得以“消化吸收”、復制仿造、蔚成氣候?
愚以為:這和佛山這方水土具有濃厚的制造業傳統、制造業情結和制造業精神的氛圍是有著莫大關系的。
歷史上佛山的制造業的確非常出色十分出名,到明清時期更是發展成商賈云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地,并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并稱中國四大名鎮,以陶瓷、紡織、鑄造、醫藥四大行業鼎盛于南國。
在我的印象中,佛山最了不起的還不算陶瓷而是鑄造:由于發明了獨有的“紅模鑄造法”,佛山人鑄出的鐵鑊又輕又薄、細膩均勻、光潔無比、遠近聞名;是以“器成天下走”,僅憑這么一只佛山鐵鑊就可以笑傲江湖、走俏全國、行銷海外。在這方制造業的肥沃土壤上,中國現代建陶工業會首先在這里大獲成功,并且繼廣東佛陶集團之后,先后造就了石灣陶瓷鄉鎮企業群和“中國建陶第一鎮”南莊的輝煌,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愚以為,一個企業要有企業的精神,一個城市要有城市的精神,一個行業也要有行業的精神,這樣才會有思想的支撐與精神的擔當,這樣才能自尊、自愛、自強,才能自立于人類的地球村。同理,我們陶瓷衛浴行業中人,腦子里也不能就只有“賺錢”兩個字,也應該有自己這個行業的某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過去或可稱之為陶瓷的制造業精神,今天或可稱之為陶瓷的新制造精神。這個新制造精神,可以說就是傳統的制造業精神與當今互聯網、物聯網相結合的產物,也就是現今人們常說的工業4.0吧。
傳統的制造業精神,大抵相當于以前人們所說的工匠精神或工業精神。工匠精神追求的是一種精益求精,是對產品不斷雕琢力求完美和極致,是從設計到生產再到管理全過程的每一個細節的的保證與完善。在日本,這個叫做“職人精神”,被視為是日本制造業的靈魂。在德國,就是以“理性嚴謹”為核心的“德國制造”,里面包含了專注精神、標準主義、精確主義、完美主義、秩序/程序主義、厚實主義等六大文化元素。
歷史告訴我們,過往的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前,中國人的“工匠精神”是領先于整個世界的;從唐、宋到后來的元、明、清代中期,中國幾乎就等同于世界的制造中心和時尚中心;比如說制造瓷器,那時全世界從來就未有可與中國并肩者,這正是中國人曾經擁有“工匠精神”的體現。只是后來,只是現在,我們卻走到另一個極端上去了。
把話說回來,在那個剛剛過去的2014年,我們陶瓷衛浴產業何以會遭遇了這么多的挫折與麻煩?愚以為乃因我們在資源利用、在環境保護、在營銷管理、在科技創新等等的方面欠帳實在是太多太多,一遇風吹草動,那些深層次的問題就表露出來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歷史上的欠賬也不是一年形成的,但是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挫折、麻煩和問題,實際上全都是制造業精神長期缺失而造成的。彌補這些缺失,乃是我們行業永遠繞不過去的坎,決無捷徑、便道可走。所以敝人的第三個新年愿望就是:從這個2015年開始,新制造精神可以陸續彌漫我們這個行業。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