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輥棒印、3A、4A、5A瓷磚到底怎么定義和劃分?一起來看看這一份陶瓷磚質量分級標準的具體標準內容吧!
5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GB/T 45817-2025國家標準。
該標準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牽頭起草,內容規定了陶瓷磚質量分級的分類、分級原則、基本要求、分級指標要求、試驗方法、判定規則和分級標識,適用于吸水率不大于3%的陶瓷磚的質量分級,將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起草單位包括東鵬、歐神諾、太陽、新明珠、蒙娜麗莎、馬可波羅、簡一等五十多家陶企及相關機構。
據了解,《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在《陶瓷磚》GB/T4100-2015基礎上圍繞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屬性,對關鍵檢驗項目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以可量化的指標對產品進行分級。該標準將陶瓷磚產品區分為AAAAA(對標國際領先)、AAAA(國際先進)、AAA(國內領先)三個等級。
其中,室內用陶瓷地磚的分級要求如下圖:
此次陶瓷磚質量分級標準寫入了一個新名詞:輥棒印。主要指瓷磚表面出現的規律性條狀痕跡,主要出現在距瓷磚長邊或短邊一定距離處,會影響瓷磚的外觀質量。新國標對瓷磚輥棒印進行了指標分級。
AAAAA級≤0.18 mm;
AAAA級≤0.23 mm;
AAA級≤0.28 mm。
檢測方法也明確了。原理是:用陶瓷磚輥棒印檢測儀測量陶瓷磚邊緣300mm范圍內的波谷深度,隨機選取5塊整磚進行試驗,每塊磚都要測4個邊的數值,最終以最大數值作為該款瓷磚輥棒印的數值。
如果數值≤0.18 mm,則試驗瓷磚屬于最高等級5A級;數值≤0.23 mm,則為4A級;數值≤0.28 mm,則為3A級。
另外,陶瓷磚質量分級標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它規定了瓷磚可切割性,無論是3A、4A還是5A瓷磚,3片磚切割后都不應該出現崩裂,并且切割邊緣要平整。
除了室內用陶瓷地磚,新國標還細分明確了室外用陶瓷地磚、室內用陶瓷墻磚和陶瓷巖板的分級要求。
▲上下滑動查看>>>
目前,市面上的瓷磚執行的是《陶瓷磚》GB/T4100-2015國家標準,那么,《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與《陶瓷磚》二者對比,具體的指標要求有沒有提高呢?答案是肯定的。
以《陶瓷磚》中指標要求最高的附錄G標準來對比:附錄G中要求邊長>600mm的瓷磚,表面平整度用上凸和下凹表示,其最大偏差≤2.00mm;
而在《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中,邊長>600mm的瓷磚,表面平整度也用上凸和下凹表示,5A瓷磚最大偏差≤0.5mm,4A瓷磚最大偏差≤0.8mm,3A瓷磚最大偏差≤1.2mm。
由此可見,《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確實對瓷磚的關鍵檢驗項目提出了更高、更細致、更嚴格的要求。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消費者對瓷磚的質量越來越重視,購買前往往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專業的行業知識,“3C認證”“附錄G”“廣東產地”“優等品”“超白坯”等專業名詞開始在消費者當中流行,大大增加了陶企和經銷商營銷宣傳和接待服務的復雜度和難度。
尤其是消費者買瓷磚認廣東產地的觀念傳播范圍更加廣泛,甚至催生了畸形的市場邏輯:產地標簽的價值甚至超過產品本身。這都是因為消費者作為“行業小白”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專業知識,辨別瓷磚質量好壞,只能通過以往的認知即“許多廣東瓷磚品牌知名度較高和廣東瓷磚原料好,產品品質有口皆碑”,就淺顯地認為只要是廣東產的瓷磚都是好瓷磚、買瓷磚認準廣東制造。
實際上,瓷磚質量的好壞、高低與產地沒有關系,核心在于標準。
現行的《陶瓷磚》國標標準范圍十分寬泛,從附錄G、附錄H、附錄J到附錄Q、附錄K、附錄L,即使是最嚴格的附錄G標準,也只是好瓷磚的入門級標準,早已不符合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的消費者。而且,在這范圍之上還有各個陶企的產品內控標準例如附錄A,難以實現產品統一生產標準。普通消費者很難根據這些標準來判定瓷磚質量的好壞。
而《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新國標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圍繞其切身關注的產品特性如輥棒印、防滑性(摩擦系數)、表面平整度、可切割性、耐磨性等關乎質量的關鍵指標都做出了明確且嚴格的要求,并且分為3A、4A、5A三種等級。或許未來,消費者買瓷磚,除了認品牌,辨別質量只需要認5A、4A、3A就行了。
如果有了清晰明了的瓷磚質量好壞辨別依據,那么消費者就不會只認廣東產地的瓷磚。有業內觀點認為,在新的陶瓷磚質量分級標準實施、推廣后,非廣東陶企和廣東陶企,有機會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
此外,陶瓷磚質量分級標準實施后還將驅動陶企質量管理全面躍升。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表示,質量分級標準構建覆蓋產品核心性能的剛性、分級評價體系將推動行業競爭規則從粗放的價格競爭進階為質量管理水平的綜合博弈。
長期以來,行業優秀企業高度重視產品質量把控,主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設置關鍵性能指標(如耐磨、防滑、防污、尺寸精度)內控水平顯著高于國標合格線要求。
當前,頭部企業正以質量分級標準為標尺,系統梳理產品體系,優化產品結構配置:瞄準最高等級(AAAAA)對耐磨、防滑、防污、尺寸精度等關鍵性能指標,升級內控標準,重點布局功能性、高附加值品類,圍繞用戶價值,實現從被動合規向主動引領的質量戰略轉型。
近幾年,由于瓷磚市場價格戰慘烈,許多陶企為降低成本逐步放低生產質量標準,導致行業的整體質量水平出現下滑趨勢。陶瓷磚質量分級標準實施后,亦能遏制市場價格戰,回歸產品價值提升。
不過,也有人認為,《消費品質量分級 陶瓷磚》只是推薦性國標,并非強制性,未來能否在陶瓷行業大范圍實施尚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各位陶瓷人,對此你怎么看?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