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自今年春節前夕Deep Seek在國內外爆火出圈以來,幾乎各行各業都掀起了一場關于AI應用的風暴,用Deep Seek生成的海量內容隨之迅速充斥了網絡的每個角落。
因消費頻次和關注度都很低而顯得相對封閉的建筑陶瓷行業也不例外,出現了一批用Deep Seek創作的文章:《DeepSeek,你是懂蒙娜麗莎的!》《打開DeepSeek,讓您全方位了解馬可波羅瓷磚》《DeepSeek,你可太懂強輝精工瓷磚了!》《“索”,DeepSeek(深度求索)與索瓷集成巖板的共通點》……
一時之間,內容創作崗位將被AI替代的言論自2022年ChatGPT發布后再一次甚囂塵上。
今年年初,世界咨詢巨頭麥肯錫在發布了一份關于AIGC(生成式AI)的報告。在報告中,麥肯錫預測2030年至2060年全球將會有50%的職業被AI替代(這一過程與之前的預估相比又提前了約10年),并列出了受AI影響最大的十大職業:(1)客戶服務與銷售;(2)秘書與行政助理;(3)TT與軟件工程師;(4)網頁與數字界面設計師;(5)寫作者、編輯與作家;(6)會計與審計員;(7)口譯與筆譯員;(8)法律專業人士;(9)新聞分析師、記者與新聞工作者;(10)財務分析師。
對應到建陶行業,包括內容創作在內的崗位將會受到哪些影響呢?接下來筆者將一一加以分析。
除了財務分析師,絕大多數陶企都會能設置了客戶服務與銷售、秘書與行政助理、財務分析、會計與審計、法律專業等崗位,分別對應銷售部門、行政部門、財務和審計部門、法務部門。
而TT與軟件工程,網頁與數字界面設計,寫作者、編輯與作家,口譯與筆譯,新聞分析、記者與新聞工作者等崗位雖然無法直接和陶企設置的崗位直接一一對應,但仔細分析之下,IT部門部分崗位能大概對應TT與軟件工程和網頁與數字界面設計,外貿部門部分崗位能大概對應口譯與筆譯,市場/品牌部門部分崗位能大概能對應寫作者、編輯與作家和新聞分析、記者與新聞工作者。
結合建陶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筆者認為,除了高中層管理人員、一線核心銷售人員(含外貿業務銷售人員)不太可能被替代,其他的各類崗位或多或少都會受到AI的影響,其中兩大類崗位受到的影響最大。它們分別是:(1)生產環節基礎操作崗位;(2)與銷售密切相關的兩小類崗位(其中一類是銷售部門的銷售助手/客服/銷售數據專員等崗位,另一類是市場/品牌部門的策劃與文案、平面設計和設計部門的空間應用設計等崗位)。
先說生產環節基礎操作崗位。實際上,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已然席卷建陶行業的形勢下,很多陶企早已經在通過減少人工來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了解,以日產20000平方米拋釉磚生產線為例:要維持一條生產線正常運轉,過去至少要150人左右才能做到,目前普遍在70人左右,先進水平的已降至30-50人左右。AI興起以后,有陶企在這方面更上層樓,比如新明珠集團攜手阿里達摩院的視覺算法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了AI表面缺陷質檢系統,運用到生產并成功實現了瓷磚檢測線的持續穩定運行,極大地提升了質檢效率和節約了質檢環節人工等成本。
隨著AI 2.0時代的到來,相信會有更多的陶企在生產環節以“AI+制造”的手段培育出更多的新質生產力。
再說銷售助手、客服、銷售數據專員等崗位和策劃與文案、平面設計、空間應用設計等崗位。雖然目前幾乎還沒有一家陶企用AI直接替代或減少此類崗位,但這樣做顯然將成為不可扭轉的趨勢。這里重點分析一下后一類崗位。
作為一個不太成熟的行業,建陶行業很晚才出現市場/品牌部門,且此類部門長時間處在粗放式發展的狀態,遠遠跟不上成熟行業的同類部門,比如嚴重缺失通過調研、分析市場和預測市場趨勢為企業產品開發和定位提供依據的職能。在此背景下,絕大部分陶企的策劃和文案等崗位的工作雖然繁瑣,但核心職責比較單一,僅僅包括產品文案包裝、品牌宣傳(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更新維護)、培訓、促銷等,而這些崗位所在人員撰寫的產品文案和品牌宣傳文章大都水平不高,相互借鑒的痕跡比較重,顯得千篇一律,毫無創意可言。
于是,當Deep Seek問世且爆火之后,建陶行業便順理成章地出現了陶企應用Deep Seek生成文章的現象。盡管當前技術下AI生成的文章并不一定比人工撰寫的好,但是照此趨勢發展下去,陶企市場/品牌部門的一部分策劃和文案等崗位被AI替代是遲早的事。
同樣的道理,陶企的一部分平面設計和空間應用設計崗位也比較容易被AI替代。其實,借助AI生成宣傳海報和家裝設計效果圖早已成為了事實。
那么問題來了,建陶行業策劃與文案、平面設計、空間應用設計等崗位未來只有被AI替代的命運嗎?
非也!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AI發展的邏輯并不是為了完全取代人工,而是要幫助人類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企業要實現依靠AI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目的,要做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是在內部培養或直接從外部招聘一批擅長應用AI干好相關工作的人員。
陶企的策劃與文案、平面設計、空間應用設計等崗位所在人員如果不想被AI淘汰出局,那就要努力成為這批人員中的一份子。
其次,我們要弄明白:AI既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即缺乏四種能力——一是基于人類情感而生發的原創能力,二是辨別是非的能力,三是提供滿足人類的情緒價值的能力,四是解決執行工作中最后一公里的能力——至少目前乃至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此。這四種能力對應的崗位,就是打工人生存的空間。
以陶企策劃與文案人員和空間應用設計師位為例,雖然AI可以取代他們的一部分工作,但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需要他們來判斷可否,能不能讓上面的領導或經銷商滿意,如果領導或經銷商不滿意,又該如何修改和優化。其中涉及的種種人類才能做出決定的抽象工作和發出動作的具體工作,只有人類才能完成,AI是無法勝任的。
因此,AI只能替代建陶行業部分崗位上的部分人員,而不可能是全部崗位的所有人員;除非世界真的發展到智能機器人已經和人類一模一樣,從而不受人類控制甚至想取代人類那一天。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天,別說是普通的打工仔們,就連企業的老板們也要被機器人取代了。
但愿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