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12月16日,2024中國巖板思想大會暨第五屆“金巖獎”頒獎典禮在佛山中國陶瓷衛浴總部隆重舉行。活動以“巖續”為主題,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幕墻與巖板分會指導、中國陶瓷網主辦、第五屆“金巖獎”評審委員會承辦,受到了業界人士的熱切關注。
活動不僅為巖板行業從業者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也為巖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會上,《中國陶瓷行業碳中和路徑選擇和巖板發展報告(2024版)》正式發布,巖板行業專家、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幕墻與巖板分會副秘書長蒙政強對報告進行了詳細解讀。
以下為蒙政強演講實錄(未經本人審核)。
形勢篇:
中國宏觀經濟概況一覽
陶瓷行業運行態勢分析
會上,蒙政強分享了3個值得關注的數據。一是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GDP累計同比增長4.8%;二是2024年前三季度房地產行業的增長率為-4%;三是陶瓷所屬非金屬礦物制品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滑落至自2016年以來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房地產行業開發投資、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面積、銷售額等數據,均以2位數的幅度下滑。這說明,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房地產市場總體仍將處于調整中,陶瓷行業無法再依靠過往的地產紅利實現增長。
ECS/Acimac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瓷磚生產和消費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瓷磚產量也從2022年的168.62億㎡下滑至2023年的159.37億㎡。作為全球瓷磚生產大國,中國2024年瓷磚生產線開窯率不容樂觀,預計今年的數據還將繼續下降。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發布的陶瓷行業運行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瓷磚產量為67.3億㎡,下滑了8%,占全球的42.2%;2023年中國瓷磚消費量為61.18億㎡,下滑了9.2%,占全球的39%;今年1-10月,陶瓷產品出口額為1257.3億元,同比下降了14.3%。
在一片“降”聲中,巖板品類的產量和需求量卻呈現喜人的增長。巖板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62.7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12.4億元;產量則從2016年的631萬平方米,增長至2023年的22850萬平方米。
蒙政強透露,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演進,萬科不少項目都應用了巖板材料,特別是在改善型高端住宅領域,巖板的應用正日益普及。不過,巖板市場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缺乏符合國家施工標準且安全可靠的安裝技術,這一瓶頸限制了巖板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潛力。
政策篇:
國家雙碳“1+N”政策體系
陶瓷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同一年10月26日,國務院又發布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宣告我國“雙碳大計”正式啟動。
隨后,各部門、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出“N”系列政策。其中,《“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廣東省碳交易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3-2030年)》等多個政策與陶瓷行業發展息息相關。
為了在全生命周期內實現降碳減排與綠色發展的雙重目標,生產環節如何實現節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交付環節如何倡導綠色建造方式,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成為了陶瓷行業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些優秀陶企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例如在薄型建筑陶瓷、發展陶瓷復合板、集成墻板等綠色建材制造技術日益成熟,此外還研究出了免燒生產技術,引進了氨氫、太陽能光伏等等清潔能源,研發并應用了新型節能設備等。
在交付環節,部分陶企致力于探索數字化和集成化的綠色低碳系統解決方案、裝配化裝修技術體系,研發既有住宅功能提升與改造技術及產品,持續推動陶瓷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索瓷就是其中一員。
自成立以來,索瓷就積極推動巖板從普通建材升級成裝配式裝修部品,為順應國家推廣裝配式建筑裝修的發展趨勢,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榫卯結構的優點,開發出獨特的裝配式施工技術,并將其融入到集成巖板中。憑借杰出的技術表現,索瓷在第五屆“金巖獎”評選中將“年度技術創新金獎”收入囊中。
行業篇:
行業呈現“瓷”消“巖”漲之勢
巖板薄型化、裝配式成焦點
蒙政強提到,2024年前三季度頭部陶企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盡管部分企業在凈利潤方面實現了同比增長或扭虧為盈,但整體而言,受經濟大環境尤其是房地產行業的影響顯著。然而,部分企業在困境中仍展現出堅韌和韌性,通過調整戰略、優化結構等方式積極應對挑戰。
一方面,全國各產區停窯現象越來越普遍;另一方面,陶企破除、被拍賣、被除名的消息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廣東132家陶企被列入碳排放管理,全國各地瓷磚生產線技改潮掀起,多家知名陶企陸續投建光伏發電項目......
再單看巖板領域,今年主要出現了幾大明顯的趨勢。一是在整體行業環境持續低迷、市場銷售下滑的形勢下,巖板平臺業績增長表現突出;二是唐姆、貼得穩、億固等巖板專業輔材品牌以及包清貼、貼大師等行業服務平臺快速崛起;三是以雪狼為代表的巖板生產制造企業仍然在上馬新的生產線。
他表示,巖板行業未來要持續關注薄型化技術以及裝配式交付。因為不大于3mm厚的巖板重量更小,節約原料、節能環保,可塑性比厚巖板更高,既可與其他材料復合拓展更多建筑裝飾領域的應用,也可以跨界做出更多的家居應用,甚至可以應用于弧面建筑裝飾。
早在10年前,綠屋建科就將5.5mm厚的陶瓷薄板和各種環保材料復合,打造出陶瓷薄板-夾層玻璃復合板、陶瓷薄板-保溫裝飾一體板等裝配式建筑裝修部品, 應用于公共建筑和房地產領域。
目前,蒙娜麗莎跟一號板匠研究院合作,以薄型巖板為核心材料,圍繞“制造-設計-交付”閉環,共同打造“集成墻板(快捷交付)體系”。此外,一號板匠研究院還為越南Viglacera集團輸出陶瓷巖板(大板)應用技術體系,助力萬華普羅米公司成功落地香港裝配式展廳。
總結篇:
陶瓷總量↓,巖板品類↑
新建建筑↓,局部改造↑
2024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疊加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陶瓷行業產能利用率下滑,市場需求疲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對陶瓷行業造成了深遠沖擊。
行業銷售額普遍下滑,眾多企業面臨嚴峻的財務困境,部分企業甚至選擇停產、退市或被拍賣。逆境中,也有不少企業通過靈活調整戰略和優化內部結構,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巖板作為陶瓷行業重要組成部分,盡管自2020年以來保持了一定的增長態勢,但在安裝技術和市場應用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這也是導致巖板市場供過于求的關鍵因素之一。
裝配式建筑作為國家政策重點推動的領域,為陶瓷行業尤其是巖板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和可持續發展路徑,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環境污染,還與國家“雙碳”政策高度契合。
蒙政強直言,如今中國有300億㎡的存量建筑,這些建筑全部拆掉重新裝修是不現實的,未來的市場機遇將聚焦在局部改造。
他總結道,陶瓷產銷總量在減少,單品類巖板在上升,新建建筑在減少,存量市場的局部改造在上升,裝配式代替傳統作業成為趨勢。
如果您想深度閱讀《中國陶瓷行業碳中和路徑選擇和巖板發展報告(2024版)》,歡迎點擊圖片查看全文。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