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在市場頹勢明顯的情況下,有不少經銷商都處于迷茫、焦慮的狀態,找不到發展方向,也很難提高銷量,錢更難賺了。迷茫焦慮,似乎成了經銷商群體的主旋律。
9月13日,中國陶瓷網《中陶三人行》欄目以“內卷時代,經銷商如何打破困局?”為主題,特邀笙花微啞白磚創始人黃潮鋒,與中國陶瓷網總經理/陶瓷行業戰略營銷策劃人劉石、中國陶瓷網媒體中心總監/資深媒體人鄒思進一起展開了深入探討。
01
鄒思進:近年來,瓷磚零售市場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陶瓷行業市場總體需求呈現出日益萎縮的狀態,而在日益萎縮的市場總體需求中,整裝等渠道又一步步蠶食著傳統零售渠道的市場份額;
第二個方面:隨著消費主體的逐漸年輕化和消費需求的不斷迭代,瓷磚零售市場獲客、成交的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個方面:雖然市場需求包括零售市場需求都在萎縮,瓷磚產能過剩加劇,消費降級明顯,但消費者的需求卻越來越多元化。
黃潮鋒:大家都在說房地產下行,但其實關注一些數據之后,會發現其實房地產的部分數據還是在增長的。例如140m²以上的平層、別墅等大戶型是一直在增長的,而剛需房的數據則是在下降。而笙花也針對平層、別墅等消費群體做出了改變,有針對性地推出新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劉石:瓷磚零售市場發生的變化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門店線下自然流量的消失;
二是消費者獲取信息渠道的途徑轉變;
三是消費者更為專業,行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差消失(H2H人本營銷);
四是消費行為和心態發生了變化,消費降級、降維、分級并存,進入一個“均質消費”和“情緒消費”并存的時代,該省省,該花花;
五是依托新媒體的線上營銷獲客成為新的零售主旋律,利用抖音進行同城獲客、利用小紅書進行內容營銷、利用視頻號進行經銷商人設打造建立信任狀,將成為經銷商必須研究的課題;
六是經銷商經注重利用新媒體工具進行私域運營。其實私域這個詞不新鮮,原來一個門店、一個人脈圈子、一個轉介紹渠道,都叫自己的私域圈子,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工具也不一樣,現在的私域是指利用微信群(業主群、異業群等)、小程序、朋友圈、公眾號、抖音號、小紅書專業號進行私域傳播、裂變和轉化,做好口碑、轉介紹。
七是對經銷商的能力迭代提出了要求。陶瓷行業六成以上的經銷商,都屬于陶一代經銷商,年齡層次在60后、70后的居多,但現在的消費者主力已經變成了80后、90后甚至00后,經銷商需要迎合這部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對自己的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一句話概括來說,新零售環境下,雖然零售的底層邏輯沒有變,但零售的三要素“人貨場”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02
鄒思進:隨著“內卷式”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瓷磚的價格越來越低,消費者的要求卻越來越高,同時在一些“偽科普”的影響下“懂得”的瓷磚知識也越來越多,而他們對瓷磚知識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聽風就是雨,使得經銷商在賣瓷磚上投入的精力越來越多,而獲得的利潤卻越來越少。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一些經銷商的狀態,可以說一點都不過分。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能適應變化的陶企和經銷商只能是江河日下,已經或者正在被淘汰出局。
黃潮鋒: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最近因為笙花的總部在裝修,很多客戶會來看產品,想要進行轉型,其中有些在陶瓷行業已經二三十年了,過來看我們的產品時,他會發現他看不懂了。在過去量的時代,大家都做的很舒服,在門頭掛著一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客戶就來了,店里有什么就賣什么。而現在不一樣了,消費群體發生本質的變化,模式也從“人找貨”轉為“貨找人”,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瓷磚,而是某種風格的空間。
為什么要做笙花這樣的品牌呢?是因為商業世界進入了弱品牌化的時代,所以我們才會去做一個全新的品牌。而我們對經銷商也有很高的要求。我們對經銷商的審美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對審美都沒有要求,那么經銷商怎么知道什么叫侘寂風、中古風、美拉德風呢?因為在過去的增量時代下,傳統品牌是沒有呈現這種風格的。另外對接的這種渠道和傳統品牌也不一樣,就算經銷商做零售,也要做設計師渠道的零售,因為需要跟設計師的作品落地效果結合才會做得更好。
目前有實力的經銷商,通常都是從一些流量品牌或傳統品牌轉過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顧慮。做仿古質感磚需要個人能力要非常的強,首先要有搭配能力,而在過去的傳統品牌,是不需要做這種東西。
劉石:最近有句話在行業里流傳非常廣——“我賣了20多年瓷磚,突然不知道怎么賣磚了”這句話中有兩個關鍵詞:賣了20多年瓷磚、不知道怎么賣磚。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賣磚的經銷商年齡偏大;二是經銷商不懂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更專業。
之前說過,我們陶瓷行業六成以上的經銷商,都屬于陶一代經銷商,也就是年齡層次在60后、70后的較多,但現在的消費者主力已經變成了80后、90后甚至00后,那我們需要分析這部分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是什么。
我以前做過互聯網產品經理,在做一個互聯網項目時,我們都需要提前做一個用戶需求分析。用戶分析又分兩個層面:一是用戶畫像,二是用戶行為分析。用戶畫像是指客戶的人群,比如年齡、性別、職業、喜好、地區等用戶的基本信息,做到人群定位準確;用戶行為分析是指用戶使用互聯網工具的場景、體驗、頻率、客單值、復購率、滿意度、是否會向社交渠道推薦等。
瓷磚行業同樣也是一樣,首先,消費者用戶畫像變年輕了,需要更懂這一代年輕人的需求、喜好;其次,這部分消費者購買瓷磚時,獲取信息的渠道發生了變化,由之前老一代人常逛建材市場,變成了先線上查詢信息,做好攻略,看品牌的口碑、看KOC用戶的真實評價,再根據自己的喜好——不一定選擇大品牌,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悅已”。
比如很多消費者通過小紅書平臺提前了解瓷磚知識,我們稱小紅書是“生活百科全書”、“遇事不決小紅書”,那我們就要了解,小紅書為什么比抖音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知識獲取?因為小紅書和抖音的平臺機制不一樣,抖音是達人、大V機制,平臺給這部分頭部網紅流量;而小紅書本質上是KOC素人發表看法,也就是一個個真實的用戶推薦,更真實、更可信。所以為什么抖音的SLOGAN是“標記我的生活”,而小紅書是分享我的生活,你的生活指南。
而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老一代瓷磚經銷商更迭認知結構、新一代瓷磚經銷商需要了解的內容。
03
鄒思進:首先說到瓷磚行業的惡性競爭,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卷”價格,瓷磚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對。另外,還有一個“卷”產地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很多品牌都會宣傳“廣東制造,假一賠十”“廣東制造,假一賠萬”等。
我覺得經銷商想要擺脫惡性競爭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是從經銷商自身來說,只能是改變這種競爭策略,提升自身的能力;二是從品牌的角度出發,如果經銷商認為品牌不合適或不夠,就換品牌或增加品牌,如果品牌合適,那就是就“卷”價值。總之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黃潮鋒:目前終端的經銷商其實也有反饋說產品的價格高,但經銷商不愿用低質換低價,因此笙花今年以來并沒有采取過降價策略,而是把性價比(價格和質量)做到極致,讓經銷商安心、踏實地賣貨,沒有后顧之憂。例如現在大家都在做肌膚釉,而笙花的肌膚釉足足比其他品牌貴了3.5元,因為釉面更厚了,并且防刮花,成本也增加了。其實對于經銷商而言,一片磚貴兩三塊,影響并不大,但卻能讓他們賣得更放心。好的產品、好的品質是基礎盤,我把這方面做好了,經銷商就非常有信心,客戶也能買得放心,才能走得更長遠。
04
黃潮鋒:首先經銷商對整個市場以及消費客群應該要有一定的認知,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有很多的經銷商他是從無到有,到沒有再去做選擇,這個很關鍵的。機會是留給一些有準備以及想要改變現狀的經銷商,因為目前整個經濟下行得非常嚴重,不能說你什么都想做,如果是這樣,那你只能做一些工程、低端。在整個房地產市場,有一部分的銷量是增長的,那么對于笙花而言,我們只是瞄準了頂塔尖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都做。
為什么笙花能夠呈現突圍的一個狀態?首先我們的產品架構十分符合品牌價值觀,原創、差異化、年輕,我們是圍繞著這些客群去做出產品的開發,然后終端的消費群體也是一樣,對經銷商的要求也是一樣的。首先經銷商是愿意去改變的、愿意去學習的。現在客戶的需求那么廣,如果經銷商什么都不懂,又怎么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呢?
以前傳統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時了,它只代表了一部分的人群,但是笙花現在所做的那一部分人群,不僅需求廣,而且懂得可能比經銷商都多。現在的消費群體,特別是年輕的消費群體,他們更懂自己需要什么,更愿意為設計而買單。不是說他們給不起,而是你沒有給他們更好的方案。
就像我們現在跟一些當地頂部的設計師在交談,別人接到的都是別墅、平層的大單子。不是說什么都可以做,要做就把某一樣東西去做精。對于經銷商來說也是一樣的,笙花會將整套流程梳理,并且給經銷商培訓。笙花還會給經銷商裝修補貼,相當于總部投錢和經銷商一起把門店裝起來,經銷商選擇笙花終極目標就是賺錢,而笙花的目標同樣是讓經銷商持續賺錢。
05
鄒思進:我認為“瓷磚工作室”“瓷磚集合店”的優勢是更能發揮經銷商的獨立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貼近消費者需求,但是對經銷商自身的經營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考驗搭配設計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與傳統的瓷磚店面相比,它們從品牌總部那里獲得的勢能和支持可能就沒那么多了,更多的是靠自己。
劉石:這兩年,如雨后春筍那樣冒出來很多新的店態,而笙花1+1+1>3的品牌店買手模式,是怎么想出來的?這個模式有哪些競爭優勢?
黃潮鋒:1+1+1是包括了三個品牌,第一個是笙花微啞白磚,整體是以品牌性在輸出,絕對的高端;第二個是長盈瓷磚,專門做個性藝術小磚;第三個則是GRM Stone專門是做砂巖的。這三個品牌起到了互補的作用。當把這三個品牌放在一個專賣店的時候,笙花會占80%以上,長盈瓷磚會占15%,GRM Stone會占5%。
那么笙花品牌性的輸出要形象有形象,要調性有調性。比如說當有這方面需求的消費者來到店里,感受到這種風格、呈現出來的產品,很容易產生購買欲,已經是處于半成交的狀態。而長盈則是要流量有流量,要差異化有差異化,十分符合目前整個市場的流行的趨勢和風格,這種搭配能力絕對是第一的。
無論是地磚、墻磚、腰線、花片、點綴都有,非常適合現在的年輕消費群體。但是我們跟其他的品牌又不同,并不是說其他品牌沒有能力去做這個事情,因為這三個品牌都是粵長盈企業旗下的,品牌都是獨立去操作的,所以經營起來特別靈活。我們的經銷商也很容易接收到流量,即使是差一點的經銷商,只要努力去學習都是沒問題的。
有一個經銷商是今年三月份才做笙花的。他以前是做工程的,從三月份開始做笙花,目前已經盈利了。我們要考驗的是經銷商的學習能力,把三個品牌放進去門店之后,經銷商根本就不用再去另外找別的品牌,整個品牌有600多個SKU,可能比其他的幾個傳統品牌的SKU的總和都要多,選擇非常豐富,所以對年輕的消費群體吸引力更大。
劉石:其實之所以產生這么多店態,是兩種原因造成的:一是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的要求越來越高;二是經銷商對上游廠家博奕的結果。也就是說,經銷商作為瓷磚中間的流通商,他需要對上游廠家有議價能力,對下游消費者也要有議價能力,這其實是符合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的“五力模型”的,有其理論依據。
我覺得不管瓷磚工作室、買手店、集合店、1+n店,1+1+n店,1+n+x店,存在即合理。我記得有一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要創業,沒有客戶是最可怕的。而這些店態,一定是先有客戶需求,再有店態去滿足客戶需求。所以,要說優勢,我覺得各有優勢,但總體概括來說,更懂消費者,更適合個性化定制。而笙花1+1+1>3的品牌店買手模式,對經銷商來說是非常理想化的形式,在設計、搭配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優勢。
06
劉石:陶瓷行業的品牌分三類:頭部品牌、腰部品牌和特色產品或者說差異化品牌。在當前行業形勢下,哪一類品牌的經銷商轉型突圍的機會更大?
鄒思進:我覺得無論是哪一類品牌的經銷商都有機會轉型突圍,主要看改變現狀的決心有多大,原有的基礎有多好。當然,相對來說,特色品牌的經銷商可能突圍的機會會更大,因為有差異化優勢。
黃潮鋒:其實像笙花這種品牌能在23個月走出來,我覺得還是靠差異化。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將差異化從產品走向品牌。現在大家都在說內卷,我認為破內卷啥唯一的的辦法,品牌才是破卷的唯一出路。
市場不缺產品,滿大街都是產品,但市場缺一個真正的好品牌。為什么要做品牌呢?因為我們要給消費者、經銷商創造價值、樹立榜樣。笙花花了幾千萬去打造,今年笙花就已經開發了100多個優質的SKU,每一個SKU就做一個顏色,所以產品矩陣也做得非常強,所以經銷商做笙花這個品牌就非常得放心。無論長盈做小磚也好,笙花做大磚也好,我覺得一定都是做品牌才有未來。
做經銷商的痛點不如說他們的目的是什么。我認為經銷商想要做出改變,他的動機就是想要賺錢。正如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經銷商持續賺錢。
劉石:頭部品牌、腰部品牌其實都有機會,但差異化品牌更有機會。頭部品牌有機會,因為它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而腰部品牌也是有機會的,因為相對頭部品牌來說,它的決策比較快,但腰部品牌破局的關鍵在于轉變,轉變是很重要的,如果躺著不動,那肯定是出局的。
我更看好特色產品或差異化品牌。因為它們有很明顯競爭的優勢,也有利潤空間,經銷商能賺到錢。同時這類品牌更加懂消費者,明白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
從競爭戰略上來講,在行業中處于相對有利的競爭位置,且有自己競爭優勢的品牌,才有未來。那如果從這個概念來說,頭部品牌處于相對有利的競爭位置,但差異化品牌也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07
劉石:目前部分瓷磚經銷商可能正處于換品牌的關鍵時期。對比以往,現在經銷商選品牌應該更注重什么?據我所知,笙花今年招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我想問一下這些經銷商為什么選擇笙花,他們做的怎么樣?
黃潮鋒:為什么經銷商選擇笙花呢?去年笙花很多經銷商他都是先在小磚區上點樣品,再慢慢去做笙花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我們的產品是十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另外,我們也會在其他的平臺賦能經銷商。經銷商做我們的產品,他們能夠賺到錢,自然而然就選擇了笙花。
客戶認知笙花這個品牌,絕對是因為產品,因為產品它才聯想到笙花這個品牌,所以說笙花在微啞白磚這塊是做的非常好的,所以經銷商對笙花有所青睞,嘗到了這種甜頭之后,笙花也得到快速地發展,從產品轉向品牌。去年笙花裝了20個店,今年到現在為止又裝了28個店,目前笙花是有接近50個門店的,而今年笙花的目標是新裝75個店。
有一些經銷商做笙花這個品牌做得很安心,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因為我得到了經銷商的認可。我們一直努力就是為了得到經銷商的認可,經銷商做笙花能賺到錢,產品賣得放心,渠道保護得好。笙花能發展得這么好,也是因為經銷商也在不斷地給我們賦能,實現雙贏的局面。
劉石:經銷商應該選擇注重年輕化的品牌,品牌的年輕化是指品牌更加有活力、更加懂用戶需要什么。情緒消費需求已經成為這個社會不可逆轉的消費需求,第一種叫好而不貴,既要好的,又要便宜,也把它稱為叫均質消費,這種消費理論相對來說比較理性。第二種叫美而悅已,也就是情緒消費,對美好的生活有向往。這是兩種消費層級發生的變化。
08
劉石:有人說,未來50%的瓷磚經銷商會被淘汰。作為一個經營者,瓷磚經銷商在面對市場困境,經銷商如何打破困局?未來五年,沒有被“干掉”的經銷商強在哪里?
鄒思進:瓷磚經銷商要想在未來不會被“干掉”,應該具備三種能力:一是強大的學習能力;二是強大的適應環境和調整改變自己的能力;三是強大的與消費者共情的能力。
黃潮鋒:經銷商一定是要做出改變才會適應未來,站在品牌的角度而言,現在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快,用戶也越來越年輕了,如果經銷商不適應市場,就會被淘汰。目前已經進入弱品牌時代,跟父輩去買瓷磚的思維已經不一樣了。對現在的年輕消費群體來說,他們對情緒價值的需求會更多,更愿意為設計而買單。
09
鄒思進:與其痛苦地躺平,不如痛快地退出;如果拒絕退出,那就背水一戰。只要愿意改變,就會有無限可能。
黃潮鋒: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經銷商是感覺非常痛苦、找不到方向的。那么還不如早點退出,這樣還能夠體面一些,無論是在經濟方面或者其他方面也好,都能夠保存自身。那么如果說是很有想法的,想要干一番事業的經銷商,我覺得可以去多學習、多去了解,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
劉石:隨著中國的房地產紅利、人口紅利的消失,現在做生意,要跟著趨勢走,懂得順勢、借勢,不能逆勢。要擁抱新媒體,先開槍再瞄準,大膽嘗試,立馬轉型,在執行中理解,在理解中執行。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