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縱覽陶業風云,聚焦家居熱點。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4月3日。一起來看看中陶君在這一期《中陶日報·一周熱評》中關注的熱點吧。
淄博海關查獲首例陶瓷磚著作權侵權案件
近年來,淄博建筑陶瓷行業加速研發、持續創新。淄博本地瓷磚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每年都在進步,特別是民營企業,對申請專利、注冊商標,甚至是著作權保護等越來越重視。近日,山東永乾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發現一家公司從黃島出口到俄羅斯的貨物存在侵權行為后,第一時間向淄博海關遞交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申請。接到申請后,淄博海關第一時間展開調查,經過研判分析,山東永乾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瓷磚表面紋理是經過人工設計的美術作品,應當有著作權。經咨詢企業,該公司出具了著作權相關的證明材料。淄博海關立即啟動跨關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將616件涉嫌侵權貨物進行扣押,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這是淄博海關查獲的首例陶瓷磚著作權侵權案件。
來源:淄博日報
可以這么說,建筑陶瓷行業多年來一直存在產品同質化現象且愈演愈烈,與知識產權疏于保護不無關系。一方面,不少陶企特別是小微陶企知識產權意識薄弱,雖然偶有新技術甚至是新發明問世,但往往沒有及時形成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很多中小陶企乃至較大陶企都存在法治觀念淡薄的問題,特別是在涉及專利權、著作權和注冊商標權的使用問題上,認為將別人的東西直接拿過來用不算侵權,最終導致行業模仿成風、山寨泛濫。
淄博海關查獲首例陶瓷磚著作權侵權案件,又一次敲響了建陶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的警鐘。
泛高安產區3月產銷率總體超110%
多家陶企銷售破億元
泛高安產區3月總體產銷兩旺、全面去庫存。羅斯福陶瓷集團副總經理羅軒透露,3月公司產銷提前鎖定完成2.2億元的銷售任務,貼牌銷量也因瓷磚的工程渠道爆發刷新記錄,今年3個月均有信心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產銷要超30%增長的目標。瑞陽集團旗下沁園春陶瓷3月銷售額破1.3億元,華碩控股集團營銷總經理謝四軍透露,該集團在3月也超額完成了當月產銷目標,利潤型產品產能權重在產銷比中進一步提升。格仕祺企業產銷量超130%,以中板產能優勢凸顯的金利源集團亞威陶瓷公司產銷超120%。上高寶慶陶瓷集團3月銷售破7000萬元。
來源:陶業時訊
僅從產量和產銷平衡的角度來看,泛高安建陶產區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孕育了多家月銷售額過億的陶企。但從打造品牌的角度來看,泛高安建陶產區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否則只能長期做廣東品牌的代工工廠。
我國陶瓷磚1—2月出口量
同比增長14.93%
2023年1—2月,我國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3.4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額為32.51億美元;進口貿易額為8923.44萬美元。2023年1—2月,我國共出口陶瓷磚7092.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93%,這是自2022年10月以來連續第4個統計周期內出口量增長,也創下來近三年來最長的連續增長期。這主要是由于能源危機對印度、歐洲等地的陶瓷磚生產運營的影響逐漸顯現。出口額6.43億美元,同比上升43.24%。2023年1—2月,我國共出口衛生陶瓷1082.15萬件,同比下跌29.87%,連續4個統計周期(5個月)增長率為負,近30%的跌幅也為近年來最大。出口額為8.07億美元,同比下跌38.88%。
來源: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
2023年1—2月,我國陶瓷磚出口量是7092.34萬平方米,出口金額則為64318.77萬美元,這兩個數據同比分別增長14.93%和43.24%。而在同樣的時間,我國陶瓷磚進口量是43.97萬平方米,金額則為1491.81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進口量呈兩位數下跌,但進口單價均有所提升。
然而,陶瓷磚出口量和出口金額的大幅增長而進口量大幅下跌,并不能說明我國建陶行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只是能源危機對全球多個建筑陶瓷產區生產成本和生產秩序帶來了沖擊,使得原本從這些地區進口的進口商轉而將目光投向中國罷了。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很多國家對我國陶瓷磚的反傾銷不會停止,我國的陶瓷磚出口還將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四川又有大型陶企與廣東品牌“聯姻”
2022年下半年,廣東宏創、新濠與夾江陶瓷大商金莉婭瓷業強強聯合,在西部瓷都夾江建中心倉、運營服務中心,佛山品牌+終端大商,構建新的競爭體系。2023年,金莉婭瓷業聯合陶商傳媒成立金莉婭商學院,為終端經銷商提供引流獲客、團隊打造、經營模式升級服務。另外,還有宏宇、新恒隆、本意、碧虎等廣東品牌到夾江設立倉儲運營中心/辦事處。而在成都設立倉儲運營中心(省總代)的廣東品牌數量,則遠遠超過夾江。甚至在渠道扁平化的趨勢下,出現工廠與省總代爭奪經銷商的現象。截至目前,四川已經有兩家大型陶瓷生產企業,分別與廣東、河北品牌達成合作,深度整合各自在品牌、渠道、制造方面的優勢。
來源:陶商資訊
據陶商資訊報道,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一方面是廣東一、二、三線品牌的自身渠道,下沉速度更快;另一方面是部分廣東品牌借助終端大中型銷售公司乃至產區生產企業的經銷網絡,加速渠道布局。除了行業一二線知名品牌,“廣東磚品牌”成為了一張在很多工程采購、裝飾公司、設計師、用戶心中的“通行證”。
當然,與廣東品牌“聯姻”的不只是四川產區的陶企,還有江西高安產區的頭部陶企。
新明珠、希望、新景泰、奔朗等企業入選
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通過名單
3月29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2022年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通過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3月29日至4月7日。其中,新明珠、恒潔、希望、新景泰、奔朗等8家陶衛及相關企業在列。
來源:佛山高新協會
所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名的企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被列為單項冠軍培育遴選的重點領域。
作為非重點領域建陶行業的企業,新明珠能入選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再次證明了自身的強大實力。
簡一廣西生產基地正式點火投產
3月30日,廣西簡一陶瓷有限公司智能生產線點火暨生產啟動儀式在簡一廣西生產基地舉行。本次儀式昭示著簡一廣西生產基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也標志著簡一集團正式邁入“做強做大”發展新征程。據了解,簡一廣西生產基地是行業內第一家采用建筑光伏一體化(即BIPV)設計進行光伏發電的大理石瓷磚生產基地,年均光伏發電量6000萬度,年均節省標煤2000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54000噸、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60噸。
來源:GANI自然之美
從佛山到廣西藤縣投資建廠的,除了簡一,還有蒙娜麗莎和歐神諾等陶企。對于這些陶企落子藤縣,當年媒體曾經評論道,這并非傳統意義的產業轉移,因為其智能化和環保都將高標準高要求建設。
從簡一廣西生產基年均光伏發電量6000萬度、年均節省標煤2000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54000噸、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60噸等情況來看,確實如此。
羅曼締克河源基地2#生產線正式開工
3月26日,羅曼締克瓷磚河源基地二期6G動態智能制造2#生產線順利開工。該生產線主要生產900×1800mm、600×1200mm規格產品,具備實現半數碼釉、復刻釉、細啞干粒、膠水定位干粒、黃金干粒、精雕、微磨具等特殊工藝效果,滿足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所需。
來源:羅曼締克瓷磚RM
對此,羅曼締克表示,如今建陶市場瞬息萬變,唯有加速進行智能化生產布局,提升自動化、信息化及綠色化,才能使品牌發展駛入快車道。
越南陶瓷產業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3月24日,由越南陶瓷協會主辦、力泰企業和冠越集團協辦的“越南陶瓷產業高峰論壇”圓滿舉行。該活動以“全球化下越南陶瓷產業發展之路”為主題,就中國陶瓷行業情況、產品構成、總產能、面臨的困境以及全球陶瓷產業在后疫情時代的最新情況、智能化路線上的新突破、中國裝備如何為越南陶瓷產品升級整廠方案提出新思路、零碳燃燒技術為世界“雙碳”目標開辟新路徑等,做了匯報演講和深度討論。會上,越南陶瓷協會會長丁光輝表示,盡管在2023年3月11日,政府就多項解決方案發布了第33/NQ-CP號決議,以解決和促進房地產市場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對越南建筑陶瓷產業來說仍然是困難的一年。因此,全行業預計將發掘約65-70%的產能,但要認真看待,越南的建筑陶瓷產品仍然存在很多缺點。
來源:DLT德力泰
在當天的論壇上,越南陶瓷協會會長丁光輝表示,越南陶瓷產業目前還存在很多不足,如產品品類不夠豐富、產品質量不穩定等,需要在技術、設備、生產工藝方面向中國學習,以提升制造水平,帶給國內消費者更多優質產品,同時促進出口。
其實,正是越南等發展中國家的陶瓷行業存在很多不足,才給中國陶瓷產業提供了出海的潛在機會。
瓷磚價格有爭議
禪城陶協維權站協調促和解
3月下旬,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協會消費維權服務站收到一宗消費維權投訴,根據消費者投訴反映,該消費者3月上旬到佛山市某建材公司選購瓷磚,店鋪銷售員表示與消費者簽訂《經銷合同》后,微信承諾按產品2折價格作為核算價結算瓷磚。消費者與銷售員簽訂《經銷合同》,并支付預定金10萬元,在消費時抵扣貨款。后續,進行兩次交貨后,交貨結算單價格與微信承諾產品單價完全不相符。消費者要求按照原微信承諾價格清算和退回余額,該商戶不同意。消費者與商戶無法達成共識。于是,消費者求助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協會消費維權服務站對此事予以幫助處理,要求該企業以原微信承諾價格結算,并退回余下款項。最終,與商戶消費者溝通協調,雙方達成一致共識,實現和解。解除作廢合同,結算已交貨產品,商戶向消費者退回余額80000元。
來源: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協會
據了解,自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協會消費維權服務站成立以來,已經多次成功調解多起消費糾紛了。
其他地區完全可以借鑒佛山的這種經驗,成立類似的消費維權服務站,從而為容易產生各種糾紛的瓷磚消費賦能。
全國新房年銷售額
未來5年將保持在10萬億元以上
3月27日,保利發展研究院發布《2022-2023年房地產行業白皮書》,稱當前房地產行業正處在由“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 的關鍵時期,中長期支撐房地產行業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5年,房地產市場規模仍然巨大,全國新房年銷售額將保持在10萬億元以上,新房及二手房年銷售額合計將超20萬億元。今年春節以來,各地房地產市場的陸續回暖已部分印證了市場從短期低谷走向長期平穩的判斷。保利發展研究院在白皮書中指出,我們堅定看好中國房地產行業。未來房企的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能否精準把握城市分化帶來的結構性機會,能否準確匹配客戶品質需求的提升。
來源:第一財經
房地產行業正處于由“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總體將表現出“趨勢修復、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新特征。如果今后五年全國新房年銷售額仍將保持10萬億元以上的水平,那房地產行業依然將在國民經濟經濟中發揮支柱作用,房企依然有發揮空間。
房企有發揮空間,那陶企也就有了發揮空間。當然,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精裝房工程渠道的風險依然存在。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