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1—
都說日本是細節魔鬼,說起日本人對細節的注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最近“在日本發現的小細節”這一話題,蹭蹭地上了微博熱搜,許多熱心網友在這則熱搜下面分享了各自在日本游玩時發現的諸多人性化的貼心小細節:
出租車后座有一個烏龜標志的“慢行”按鈕,如果感覺車速太快,可以按一下按鈕,司機就會放慢開車的速度。
地鐵內為保護女性安全,特意設置了女性專屬車廂。
公廁里有可以用來操縱馬桶的按鈕:比如便后沖洗(前方、后方)、音姬功能(掩飾如廁時令人尷尬的聲音)、水量與音量調節、沖洗后烘干。
大部分公廁的單間內都有兒童椅,解決了獨自帶娃出門逛街的大人在上廁所時孩子安全的問題。
在一些馬桶上方設置洗手臺,洗完手之后的水直接被二次利用來沖廁所。
ATM機旁邊有專門的放置位,方便隨手放下正在喝的東西,還留有老人們放手杖的地方;辦公樓內有信號燈,提醒人外面是否在下雨,避免員工下樓后發現下雨又返回去拿傘;酒店的床頭燈可以選擇只開一半,避免影響隔壁床位的人休息……
以上種種細節,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了;而通過這些小細節,中陶君看到了一種極致服務與極致創造。
—2—
遵循著“想客戶所想,想客戶未曾想”的理念,貼心細致的島國人民早在1964年就發明了整體衛生間,即我們稱之為“整體衛浴”的概念:浴室的墻壁、地面、頂棚以及衛浴產品幾乎一氣呵成,整個衛浴間形成一個整體的空間。
據悉,日本整體衛生間的開始使用,是為了迎接1964年東京奧運會。1963年,TOTO研發日本第一間整體浴室,應用于正在動工的新大谷酒店,要求完全防水且輕量,同時能在短時間內能完成快速安裝。這一偶然的機會,使得日本的衛浴產業發生了改變。50多年過去了,現在日本整體衛生間的普及率高達90%,一個大約2平方米左右的浴室能滿足快速安裝、方便維護、同層排水等需求,而這一空間里面,涵蓋了馬桶、洗手盆和浴缸等產品,方便日常使用的同時更貼切地適應了日本的洗浴文化。
驪住的整體衛生間
在滿足消費者硬性要求的同時,切實關愛消費者的每一處細節,更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同!
—3—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據了解,愛和陶(廣東)陶瓷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日資企業,其工廠的細節之處也讓中陶君大為吃驚:
生產車間的廁所(不只是辦公樓的廁所),干凈得像家里的廁所。因為整個工廠分區的衛生規定,每個員工都要輪值,也就是說這間廁所你用到了,就有責任清潔,所以每個員工都會把其工作環境中的衛生當成自家衛生一樣對待;員工的著裝要求非常高,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是一樣的標準,同時在工廠入門的地方有一面鏡子,上面寫著“今天你的著裝整齊嗎?”;辦公室和車間都會有像游戲規則一樣的展示面板,比如目標板、任務板、操作標準板等等;為保證安全,車間的地面專門畫了人行道,員工只能在人行道上行走,連垃圾桶擺放的位置,都畫了線規定區域。這對有強迫癥的人來說,可謂是非常治愈了。
隨著新興消費生力軍的崛起,“細節控”、“品質控”成為他們對生活要求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其中以“細節”滿足“品質” 的形式更需要專業化。
—4—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陶君其實并不認同日本細致到變態的民族文化,這樣的細致且過于規則化,可能也是日本社會普遍壓抑病態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認,在沒有做到如此細致入微之前,這些貼近人性的細節把控對外來人來說確實是值得學習之處。
中陶君發現,建陶行業內的我們也正在將人性關懷滲入到營銷活動的每一個環節:
幾乎所有品牌展廳內都必備零食茶水,用于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的消遣;一些品牌貼心地想到帶兒童來的家長會因為兒童而分心,于是專門設立兒童區域,提供游玩設施的同時也能保障兒童安全;更有品牌會在賣場設置專門的休息空間,不管是不是本店的顧客,都可以在逛市場疲累后在這里喝一杯免費的咖啡或其他飲料得以小憩;也會有企業,因員工需長期駐扎外地,而將其家人孩子一同安置在同一城市,無需分隔兩地,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企業設立分公司來作為經銷商的后備倉儲,解決經銷商降低運輸成本及庫存壓力等問題……
在當今以細節取勝的人性時代,容易被人忽視的那些叫做細節的東西,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企業要做到品牌更有個性、更具特色、更求完美、更貼近人性,都需要挖掘不易被常人發現的細微之處。中陶君認為,從細節上的高下之分亦可以看出,一個企業背后隱藏著的是功力的高下和付出的多少。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