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日前,佛山電視臺財富前途欄目對陶企的節能方面作了相關報道,當中提及佛山某些企業建立起能源管理體系,通過制度的改變來配合設備改造及技術改造等節能手段,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佛山某陶企專門成立一個能源管理小組,制定了一套新的生產節能制度,為每個生產車間設立一套節能標準,車間必須按照指標執行,完成指標會有適當的獎勵。制定如“空調溫度設定在26度以上”、“工人離開工作單位后必須關燈”、“生產工序合理安排”等制度,同時企業還對生產各個環節的能耗進行監控,配合技術改進,減少不必要的能耗。比如在陶瓷生產當中的球磨工序,由于原材料規格參差不齊,要完成這一項生產工序一般需要8-10小時,而該企業在制定原材料統一化的制度后生產時間可縮短為4-6小時,僅僅這一項工序,全年節省的電費便可達50-60萬元。
該企業能源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制定了能源管理體系后,企業能重點地關注能耗高的生產項目,比如窯爐工序中哪方面是整個能耗里面的重點,然后對重點方面重點進行監控,從而降低能耗。
據統計,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后,一年的節能量能超2000噸標準煤,按國家、省政府補貼每噸標準煤400元的方案計算,企業將會獲得80萬元的補貼資金。
據專業人士介紹,節能管理貫穿整個生命周期,從原材料資源的采購到進入生產環節、轉化環節、分配環節、一直到終端消費環節的這條鏈,從能源和價值流向來實現整體節能的效果。記者還了解到建造一套能管體系的成本大概需要10-15萬,需要八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市經稅局表示,目前政府每年都會設立專項基金對建設能管體系的認證企業進行5-6萬元的補貼。
企業講究開源節流,現時市場形勢相對低沉,開源相對乏力。行業中仍有不少企業處在高耗能,低效率的困境。建立能管體系既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獲得政府的補貼,陶企們不妨深入了解。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