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歐洲經濟不景氣,意大利、西班牙建陶產業創新的速度放緩,這一點,在今年博洛尼亞CERSAIE展會上,表現較為明顯。展會上,真正創新的瓷磚產品并不多,大部分是在原產品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微調。因此,有行業人士說“今年展會沒多少看點”。而展會第一天去展館的路上沒有明顯堵車,部分品牌的退出及22號展館對木地板、石材行業開放,更是讓人明顯感受到了經濟大勢對行業的沖擊。
無論怎樣,CERSAIE展作為全球第一大陶瓷展,依然可見產品風向、市場導向及行業動向。這里,我重點想談的,是中國建陶出口的方向(原諒我最近百折不撓地絮絮叨叨這個話題)。
這幾年觀展,中國參展企業是重點走訪對象之一。今年,從產品選擇、展示方式和目標定位等方面看,中國企業開始找到點兒進軍國際市場的感覺了。
去年中國幾家企業,展示產品的重點還在于“新”,想將自己最新、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展示出來,沒有充分考慮“受眾”感受。也許,之前對于在展會上能夠促成生意沒抱太多期待,所以更多的是進行一種形象和實力的展示。而今年,則明顯看出,有企業開始在做戰略調整了。
中國品牌參展與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際大品牌不一樣,有些模式是不可復制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走,需要找對自己的門道。在連續多年參加CERSAIE展會,與展商交流之后,總結出了幾條“門道”。
第一,國際市場一般不玩花哨的玩意兒,生產型企業更有競爭力,適合國際市場的產品是參與競爭的基礎。不怕沒有新產品,就怕沒有合適的產品。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從博洛尼亞CERSAIE展出產品的風向也可以看出市場選擇的結果。比如大規格薄板這樣的產品,今年熱度明顯消退,這就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中國企業不遠萬里來到這里,一定要選準產品,選好產品。在此順便插一句,這次展會上,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有明顯的質量問題,平整度和對角線都過不了肉眼的關。這樣的展示,宣傳噱頭做得再好,也是討好不了專業觀眾的,最終是花大錢傷害自己的品牌。
第二,別照葫蘆畫瓢,要目標明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博洛尼亞CERSAIE展上,很多意大利企業都在展概念,展品牌形象,展生產實力。據了解,這是有一定原因的,意大利企業把展會當成經銷商年會來做,因此,他們可以這樣去展示。但是中國企業,參展的目的在于能夠找到合作伙伴,最終達成交易。每個品牌具體的參展費用我不清楚,但至少每家一次參展的投入都上百萬了。若每次都只賺吆喝不賺鈔票,也是難以持續的,所以,需要在展會上做生意。目的不同,做事的方式也應該要有差異。
比如已經參加了17屆博洛尼亞CERSAIE展會的鷹牌,今年展示的產品不再是類似于“晶聚合”這樣在國際市場上叫好不叫座的產品,也不再將“中國風”作為賣點,而是在出口貿易中賣得好的產品,實實在在做好產品的展示。鷹牌副總裁陳賢偉說了句話:不走過一段路,不知道路的盡頭在哪里。在自己的道路上持續摸索,才能找到出路。鷹牌在博洛尼亞CERSAIE展會上堅持了17年,這兩年終于搞懂了,應該展示怎樣的產品,應該在展會上做什么。
第三,學人所長,做好細節。在博德的展位上,可以看見他們在產品的展板上把產品的基本信息都標注出來了,包括規格、花色及搭配。而他們跑國際市場的業務人員,拿出去的產品樣板夾,上面也包含了各種產品信息,包括產品檢測報告。博德國際部負責人說,這是跟“老外”學的。本報做過好幾次進出口論壇,跟國際采購商聯系也比較密切,深知這些信息正是采購商所關心的。這一細節做好了,肯定會給品牌加分。
第四,堅持創新,但別急著更新。意大利建陶行業非常重視創新,可以說是全球建陶行業的風向。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建陶行業這兩年真正的創新產品出現不多,原因在于意大利建陶行業創新的速度減慢了。事實上,慢并非壞事。在博洛尼亞展主辦方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們獲悉,意大利正分配十億歐元用于建材和家居領域的技術創新,陶瓷行業包括其中。在創新方面持續投入,不一定就要在短期內迅速推出。在國際市場上,一款好的產品賣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都有。對于在市場上好賣的產品,企業需要有一定的安全庫存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對于新產品,則讓它們慢慢接受市場考驗。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