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辦公空間位于二層,約700平方米,空間本身并不復雜,是一個長方體,與三層的展廳相連。設計師把整個空間劃分為外部通道、辦公室及公共區域這三個部分。由于首層用作商鋪,為了保持獨立性,在建筑的外部加筑了一道樓梯,作為入口通道,從停車場直接上到二樓。中間的大堂設置了前臺及會客區,形成相對獨立的公共區域。圍繞此區域,是開放的辦公室,兩區域間并未做過多的間墻,而是在界面上作適當的空間提示,并保留四周的大面積窗戶,解決了室內通風及采光問題。這些區域的處理,設計師沒有采用迂回曲折的手法,只是進行簡單的圍合,最大限度地滿足功能的需要。
貫穿設計與生活的旅行
陳紹鋒是藝術出身,成為室內設計師,全憑興趣。1992年,他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后去了一個國營大機構,只是不甘每日一杯茶、一張報紙虛耗光陰,不久后毅然請辭,進入深圳某大型建筑設計裝飾公司,一干就是六年。積累了大量的行業實戰經驗的同時,陳紹鋒練就了里里外外一把手的本領,隨后迎來事業的新起點——創辦佛山市順德區恒美藝術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順德是裝飾設計發展較早的區域,其市場形態反而不太健康,因為國內早期的裝飾設計都是少收或免收設計費、依靠施工賺錢的,受這種傳統習慣的影響,當地人還沒有意識到設計的價值,至今仍然是在材料上攀比,卻不愿意出設計費,這種環境也導致優秀設計師的外流。而陳紹鋒則不斷錘煉自我,從高端市場入手,在順德這個艱難的市場豎起了一面旗幟。
當然,身在順德,并非偏安一隅,陳紹鋒的視野沒有盡頭,從不局限于室內設計領域。他似乎對周遭的一切,都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什么都要嘗試。他最大的興趣是四處游覽,不會在一個地方呆很長時間,甚至經常不帶目的地漫步在大街小巷、鄉野阡陌或者新的商業空間。在不同的地方,記錄各種景色,嘗遍各色美食,體驗不同的人文與自然。因此,一花一木、服裝、工藝等,一切都可能是設計靈感的源泉。生活與設計相通,常有源頭活水新注,陳紹鋒才一直對工作保持莫大的熱情。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設計師尤需多走、多看、多感悟,所以我們公司也定期組織旅行。”陳紹鋒力求讓公司的設計師都能在行走中感悟設計的真諦。
與同輩設計師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陳紹鋒比較擅長吸收新的元素。
“同齡人的視野非常單調,而我自己喜歡與年輕人接觸,聽年輕人的歌,參加年輕人的活動。”陳紹鋒信手拈來,都是“青春活力”的事例。
也正是因為保持一顆年輕而敏銳的心,當眾多老一輩甚至同輩設計師的作品都略顯老態,陳紹鋒的設計仍然不會帶有太多年齡的痕跡。
純粹的空間
對于空間,陳紹鋒不會刻意去追求風格,但熟悉他的人都可以看懂他的作品無論風格如何,總有一個共同點——純粹。
很多藝術出身的設計師,喜歡做大量復雜的視覺性裝飾,陳紹鋒則擺脫“藝術家”的通病,用建筑的嚴謹,取得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平衡。他從不為了設計而設計、刻意追求繁瑣的裝飾,反而是在完善功能與內涵之后,給空間做減法,減到不能再減。
當前的設計界還存在思想過剩的弊病,有些人總喜歡為空間中大量裝飾牽附所謂的含義,反而過猶不及,是謂“矯情”。陳紹鋒則永遠把空間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承載適當人文因素。他始終認為設計應體現使用者個人性格、喜好及文化背景,切勿盲隨潮流,他與業主討論更多的也是需求、空間的目的與意義等。即便是要表現人文精神和文化,他也不會另外增加過多裝飾,而是從整體出發,將這些元素融入原本的材料與空間當中。
在材料使用方面,陳紹鋒也秉承著純粹二字,從他的作品中可看到,玻璃就是單純的玻璃,石材就是單純的石材,不會選擇表面太過花哨產品。
“光”與“色”的演繹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簡約的空間雖然經典,但會不會略顯平淡?其實不然,簡約并非簡單。而且,陳紹鋒調度“光”與“色”的造詣之高,更為空間增添了跌宕起伏的情緒。
色彩,直接影響視覺,光影對于最終的作品效果也非常重要。陳紹鋒是一位難得的對光與色研究深入的設計師。他往往能用強烈的色調對比,配合適當的燈光,加上中性色彩的巧妙運用,讓簡潔的線條展現豐富的層次,在平緩和諧中激發一股張力與靈性。當然,他不是單純地考慮光或色,而是從整個空間出發,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融合各種元素,渲染更加突出的視覺效果。
對完美的追求永無止境,陳紹鋒從未停止對光與色、對設計的研究,即使再忙碌也在不斷地提升自我,享受設計與生活。他以上種種堅持并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很多設計師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都將主要的經歷轉至管理方面,而陳紹鋒一直都在管理上不是很投入,也沒有急于擴大公司規模,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設計師,然后才是公司的老板,不想因為利益而放棄了夢想與職業的堅持。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