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今年3月,中國陶瓷網正式推出了精心策劃的年度重要項目——《中國建陶行業十條典型戰法》,其中有一條戰法是“數字化轉型”。
在建陶行業談數字化轉型,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為:002918)是一家無論如何都無法繞開的企業:2022年,蒙娜麗莎獲評“佛山市一級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并獲得獎勵2000萬元;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蒙娜麗莎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入選“智能工廠”類別典型案例;同一年,蒙娜麗莎獲得202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數字化轉型“工藝數字化”年度優質轉型企業,是建陶行業唯一上榜的企業……
有鑒于此,中陶君于近期采訪了蒙娜麗莎董事、董事會秘書張旗康先生。與其深入交流之后,中陶君才知道,蒙娜麗莎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果遠沒有局限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而是在藝術化、綠色化、智能化等多個方面齊頭并進,劍指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
在佛山日報《理論周刊》主打欄目“企業開講”(2024年5月21日版)里,張旗康曾經作為開講嘉賓對蒙娜麗莎的“三化融合”作出過深刻闡述。
受“美第奇效應”(源于15世紀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及其在文藝復興時期突發的創造活動,即當思想立足于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不同文化的交叉點上時,各種跨界的融合就會像劇烈的化學反應一樣產生大量不同凡響的創新思維)啟發,蒙娜麗莎實施了三方面的跨界融合:
一是堅持與空間美學跨界融合,開發出具有行業革命性意義的創新產品——陶瓷薄板和瓷板藝術,提升建筑陶瓷的藝術品位,實現建陶產品的藝術化;二是堅持與資源、能源跨界融合,大幅度降低消耗,減少排放,實現建陶產品的綠色化;三是堅持與“互聯網+”跨界融合,提高產品供給效率,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
蒙娜麗莎藝術化、綠色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的“微笑模式”,催生了其“三美”——生活美、生態美、業態美,也實現了建筑陶瓷產業上下游之間、建陶行業與相關行業之間的聯動,使產品研發、技術創新、質量管理、設備升級等擴張至產業上下游,拉動全產業鏈圍繞質量、技術、品牌的提升和升級換代。
關鍵詞1:藝術化
產品創新和工業美學的雙重革命
一直以來,蒙娜麗莎以藝術創新為品牌內核,持續探索藝術創作、產品設計、空間體驗的融合創新,不斷革新大眾對美好家居環境的認知和理解,賦予建陶產品藝術化、高端化發展的新內涵。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蒙娜麗莎的藝術化不僅體現在產品研發設計上,更貫穿于其生產基地建設的全過程中,堪稱建陶行業產品創新和工業美學的雙重革命。
先說產品藝術化,以蒙娜麗莎2025年推出的新產品“無極·石界”為例。
在4月舉行的2025佛山潭洲陶瓷展上,“無極·石界”在蒙娜麗莎展位驚艷亮相,贏得了來自各方的廣泛認可。張旗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無極·石界’的魅力在于‘心覺’,能迅速抓住人們的情緒,產生共鳴”。該系列產品突破了傳統材料的局限性,更通過花色、質感與規格的多樣化組合,巧妙地運用光與影的交織效果,以及材料與空間之間的深刻對話,實現了功能與美學的完美融合,從傳統建材升華為空間藝術品,是蒙娜麗莎對藝術化的又一次生動詮釋。
再說工廠藝術化,以蒙娜麗莎始建于2019年的廣西藤縣生產基地為例。
說起廣西藤縣生產基地,張旗康如數家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其廠房外立面以深灰色為主基調,搭配Low-E玻璃與仿古青磚,視覺統一且極具現代感;設備配色標準化為古藍色和白色,管線按功能區分顏色(天然氣為黃色,消防為紅色、水管為藍色),形成了“工業設計教科書”般的視覺秩序。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生產基地建設的過程中,蒙娜麗莎還打破固有認知,攜手設計公司和彩鋼瓦廠家攻克彩鋼瓦橫向安裝的防水難題,成為各行各業在建設廠房時效仿的對象。
蒙娜麗莎在廣西藤縣生產基地建設過程中對統一效果的把握和對各種細節的追求,正是藝術化內核的充分體現。
關鍵詞2:綠色化
技術突破與責任擔當的雙重答卷
蒙娜麗莎踐行綠色化,既是自身追求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和踐行綠色生產的責任擔當。以綠色為基、科技為刃,蒙娜麗莎以實際行動引領著建陶行業的綠色轉型,代表行業交出了一份可持續發展的優質雙重答卷。
張旗康表示,蒙娜麗莎對于環保的高標準、嚴要求,并非來自國家政策的倒逼,而是源于自身的內驅力。蒙娜麗莎已經將“環保治理,沒有句號,只有逗號”這一理念深深植入企業文化。
蒙娜麗莎自2015年起便開始執行嚴于國標的內控排放標準。國家規定陶瓷企業排放標準為:顆粒物≤3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80mg/m3,即“30/50/180”;而蒙娜麗莎的內控標準則是“10/20/90”,其廣西藤縣生產基地則更為嚴格,標準是“5/10/80”。各生產基地低排放的背后,是蒙娜麗莎在環保治理設施上的巨額投入,僅廣西藤縣生產基地就投入了6800萬元,江西高安生產基地的投入更是高達1.06億元。
2024年3月30日,中國電力單體容量最大的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在蒙娜麗莎廣西藤縣生產基地正式啟用。該項目鋪設了64萬平方米屋頂光伏板,總裝機容量達85.34MWP,每年可發電超8000萬kW·h,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27萬噸,減少碳排放8.14萬噸。
2024年9月,蒙娜麗莎率先建成的全球首條陶瓷工業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范量產線正式投產。該生產線設計產能為150萬平方米,既可實現0-100%任意比例天然氣摻氨混合燃燒,也能100%采用氨氣作為燃料實現零碳排放,若完全替代天然氣燃燒,一年預計可減少碳排放4100噸。據測算,若將蒙娜麗莎此項技術應用到佛山的162條陶瓷板(磚)生產線,將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5萬噸/年;若進一步推廣應用于陶瓷、玻璃、發電、化工等高溫工業,僅廣東區域內最高可減少碳排放約2億噸/年;如果推廣至全國建材行業,則預計年減碳量8億噸。
在綠色管理層面,蒙娜麗莎打造了環保云中心管理平臺,利用大數據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集污染源監控、數據分析和智能預警功能于一體,實現了環境治理的數字化、精細化。通過環保云中心,蒙娜麗莎將自身環保治理的歷史沿革,以及引入的從1.0版到2.0版再到3.0版不斷迭代升級的先進環保技術和路徑方法向全行業全社會公開。據張旗康介紹,經他接待的各建陶產區學習考察團已經達到29個,他還接待了火力發電、化工、鋼鐵和有色金屬等其他行業的學習考察團。
截至2024年,蒙娜麗莎四大生產基地均獲評“綠色工廠”,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居行業前列,彰顯了全鏈條綠色管控的成效。
關鍵詞3:智能化
建陶制造到建陶智造的范式躍遷
早在1996年,蒙娜麗莎就著手開展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自2017年上市之后,蒙娜麗莎更是將數字化提升為公司級戰略,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制造業轉型,完成了從建陶制造到建陶智造的范式躍遷。
在張旗康看來,智能化的基礎是自動化和信息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也就是工信部稱之為“兩化融合”,是中國版智能化的一個基礎,如果沒有“兩化融合”,就不可能有蒙娜麗莎廣西藤縣生產基地1.0版的數字化智能化,更不可能有蒙娜麗莎總部所在的佛山西樵生產基地2.0版的數字化智能化。而數字化則是智能化的基礎,真正的數字化要能打通外部上下游企業。
作為建陶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探路先鋒,蒙娜麗莎自2014年起便主動擁抱數智化浪潮,并結合“三美”質量管理模式,率先在行業里建設了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創新陶瓷大板、巖板智能制造關鍵工藝和技術裝備的應用路徑,構建起數字化規劃、決策、執行的智能制造體系。目前,蒙娜麗莎智能儲坯系統、移動搬運機器人AGV叉車、降塵降噪系統等數控裝備占有率超過90%,自動化水平達到90%以上,實現了從生產到裝配的一站式自動化工作。在蒙娜麗莎智能制造數字中心,數字系統打通了其四大生產基地各類數據,實時顯示各生產線的原料、耗能、品質等生產狀況,實現24小時動態可視化監管。
AI興起之后,蒙娜麗莎更是在第一時間擁抱了人工智能時代:2024年3月,宣布成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態合作伙伴;2025年4月,基于Deep Seek本地化部署,成功搭建“蒙娜麗莎營銷M-AI平臺”,是中國建陶行業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R1在企業營銷系統的創新性成功應用,被譽為“國內建陶行業首創”之舉。
數字化和智能化不僅讓蒙娜麗莎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單位產品的綜合能耗,還大大提升了產能與品質穩定性。據了解,蒙娜麗莎通過智能化的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和全程追溯,每塊瓷磚均可追溯至具體生產環節及責任人,構建起強大的質量保障體系。
此外,數智化還在蒙娜麗莎的綠色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中陶君認為,蒙娜麗莎的“三化融合”戰略,不是各自獨立的簡單的藝術化、綠色化、智能化,其最終目標是打造新質生產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來自官方的肯定是最好的證明——
除了前文所述的“佛山市一級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廠”、“2023年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202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數字化轉型“工藝數字化”年度優質轉型企業,蒙娜麗莎還得到了很多重量級的認可。
2023年9月,作為建陶行業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的企業,蒙娜麗莎成為行業唯一一家應邀參加第五屆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的建材企業。
今年2月,蒙娜麗莎應邀參加2025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作為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典范,發出“敢為人先 善為人先,爭做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強音。
在2025年工信部首批“中國消費名品”評選中,蒙娜麗莎以“藝術、綠色、智能”的硬核實力榮登輕工行業“時代優品”榜單,成為目前建陶瓷行業唯一入選的企業。
…………
正如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官網網站“經濟參考網”評價的那樣:“蒙娜麗莎(002918.SZ)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戰略性品牌建設和技術革新,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打造建筑陶瓷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工廠范本,為行業轉型升級樹立典范。”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