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縱覽陶業風云,聚焦家居熱點。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6月12日。一起來看看中陶君在這一期《中陶日報·一周熱評》中關注的熱點吧。
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
定檔明年4月18—22日
5月30日晚,萬眾期待的“全球陶瓷人佛山之夜”在佛山華夏明珠大酒店拉開帷幕。來自全球各地的600多位陶業人士齊聚一堂,暢想新時代下世界陶瓷的未來。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陶瓷協會會長陳環,意大利陶機及設備制造商協會執行董事Gian Paolo Crasta,越南陶瓷協會副會長阮明俊分別分享了中國、意大利、越南陶瓷產業的情況并提出發展建議。佛山陶瓷行業協會會長梁桐燦代表組委會宣布,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將于4月18—22日舉行,產品展和裝備材料展同期舉辦,展滿5天。
來源:陶城報
是不是每一位陶瓷人都有這樣一種想法:一提起4月18日就會想到,這是佛山陶博會開幕的日子?按照慣例,春季佛山陶博會一般在每年的4月18—21日舉行。而現在,佛山潭洲陶瓷展也將于明年4月18—22日舉行。這意味著明年佛山兩大陶瓷展會將在同一天開幕,撞期了!
其實,這并不是佛山兩大陶瓷展會第一次撞期。據了解,佛山潭洲陶瓷展首次(2018年4月18—22日)舉行便與佛山陶博會撞期,并且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年。從2020年開始,這兩大陶瓷展會才錯期舉行。
今年,這兩大陶瓷展會由于各種原因不得已緊挨著先后舉行,已經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如今,佛山潭洲陶瓷展主動將檔期調至明年4月18日,這到底是向佛山陶博會“宣戰”,還是真有可能如一些行業人士認為的那樣——兩大展將能會合二為一?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新明珠2022年營收超74億元
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增長98.39%
6月8日,新明珠更新了IPO招股說明書。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22年新明珠營業收入為74.24億元,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2億元;2023年1—6月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5.82億元,凈利潤4.02億元,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98.39%。2022年,新明珠主要產品的自產產量為1.61億平方米,銷量為1.9億平方米,產銷率達101.32%。其中,陶瓷磚和陶瓷板材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3.92億元、19.69億元,占比分別為73.14%、26.71%。此外,新明珠已建立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網絡,經銷商數量超過3000家,經銷商銷售門店及終端數量超過6000家。
來源:東方財富網
繼馬可波羅3月份更新招股書之后,新明珠也在近期更新了招股書。2021年,新明珠實現營收84.93億元,歸母凈利潤為6.11億元。與2021年相比,新明珠2022年的營收、歸母凈利潤均有所下滑。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新明珠預計實現營收35.82億元,凈利潤4.02億元,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98.39%。這個增長數據還是非常亮眼的。
首個“六零綠色建材日”
蒙娜麗莎、東鵬、新明珠等60家建材企業參與
6月6日,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主辦的2023年首個“六零綠色建材日”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以“六零工廠 引領行業”為主題。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媒體代表等超百余人參會。總結梳理近年來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果,分享“六零”示范工廠相關成果和經驗,啟動綠色建材產品服務平臺項目,由蒙娜麗莎、東鵬、新明珠、九牧等60家建材企業共同發起“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一致行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等政府部門指導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牽頭,與行業領軍企業集團共同發起,將每年的6月6日設立為“六零綠色建材日”,號召全社會、全行業積極參與綠色低碳一致行動,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來源:中國陶瓷網綜合整理
“六零綠色建材日”的啟動預示著,建材人迎來了首個屬于自己的節日。什么是“六零”?據了解,這是源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于2021年底提出的“六零”工廠概念,其以零外購電工廠、零化石能源工廠、零一次資源工廠、零碳排放工廠、零廢棄物排放工廠、零員工工廠為目標導向,描繪了建材“未來工廠”的美好畫卷。
舉辦“六零綠色建材日”,旨在號召廣大建材企業以“雙碳”為目標,探索碳減排路徑;以“六零”為引領,打造行業未來工廠;以“綠色”方向,譜寫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綠色低碳是傳統陶瓷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蒙娜麗莎、東鵬、新明珠三家頭部陶企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相信接下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陶企投身到低碳轉型的事業中來。
馬可波羅控股
獲4件國際發明專利授權
近日,馬可波羅控股旗下公司獲得4件國際發明專利,其中美國發明專利2件——“陶瓷磚通體紋理與表面裝飾圖案一致的機械手布料設備及其機械手布料與圖案調整的控制方法”、“植入瓷磚裝飾圖案中的防偽圖像碼及其防偽方法”,日本發明專利2件——“一種無機非金屬板超聲回彈值測試裝置”、“一種精細陶瓷彎曲強度無損檢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以上專利成果均已應用于馬可波羅巖板、大板、真石等產品的生產實踐中,有效地保障產品品質,是馬可波羅多年來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科技創新的重要成果,標志著公司在創新研發、專利布局等方面向國際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
來源:馬可波羅瓷磚
無獨有偶,近期,帝歐家居、蒙娜麗莎、東鵬控股也分別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帝歐家居發明專利有一種陶瓷磚暗裂缺陷檢測方法及系統、一種高強度的陶瓷磚及其制備方法、具有類晶石效果的通體陶瓷磚及其制備方法等5項。蒙娜麗莎發明專利包括柔光膚感釉、具有數碼立體效果的柔光膚感陶瓷巖板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高強度陶瓷薄板及其制備方法、一種具有鏡面浮雕裝飾效果的陶瓷磚及制備方法等8項。東鵬控股發明專利有一種高強度超薄巖板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防靜電粉料及制備方法和防靜電的瓷磚及制備方法,一種瓷磚內部紋理布料裝置、數字化布料系統及布料方法等8項。
發明專利證書是企業研發創新的有力證明。專利的取得和應用暫時不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有利于充分發揮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促進技術創新,增強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和行業的未來將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德賽斯全新3D技術——
ICONIC標志性設計正式發布
2023德賽斯重磅發布全新工藝技術——ICONIC DESIGN 標志性設計,憑借最新的可持續創新和最佳的技術性能,帶來行業所能提供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實現由表及里、由內而外的復刻天然石材的3D全通體巖板。據了解,憑借NEOLITH德賽斯專有的先進3D技術,ICONIC實現巖板通體一體化設計,使材質由表及里渾然天成,創造出100%還原天然石材肌理的新一代產品。NEOLITH德賽斯的ICONIC設計產品,挑戰高難度配方生產,不含晶體游離二氧化硅的生產原料,再次將企業社會責任感推升至新高度。ICONIC設計產品實現在生產中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及生產使用水可實現100%可循環。
來源:Techsize德賽斯巖板
作為國際性的巖板品牌,德賽斯宣布推出能實現由表及里、由內而外的復刻天然石材的3D全通體巖板,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預示了巖板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通體。事實上,剛剛結束的第二十三屆廈門石材展也呈現出了這一趨勢。
從2018年進入中國發展到現在,巖板在紋理逼真度、觸感、光感、肌理以及溫潤質感上能與石材達到九成相似,一直被人詬病的是其加工性能——普通巖板難以像石材一樣實現各種異形加工,同時損耗率較低。
可以發現,在本屆廈門石材展上,不少巖板品牌都不約而同地在材料通體上“大做文章”,例如順輝天成巖板推出了數字對位通體產品,新巖素家居展出了能實現精細對紋的新材料“晶玉透光石”,依諾巖板帶來了“中國白”再生白石產品等等。一旦巖板實現通體,其應用范圍將大大拓寬,在與石材企業競爭時又多了一層優勢。
全球陶瓷行業過去3年
已發生55筆收購兼并交易
近3年,全球范圍內陶瓷企業之間的收購、兼并一直在上演。根據陶城君統計,2020年~2022年,全球陶瓷行業收購并購交易合計55筆,其中2022年有14筆,2021年有27筆,2020年有14起。可以看到,近幾年,國內外頭部陶企持續通過收購、并購的方式,完成區域市場產能的屬地化布局。同時,陶瓷企業也在嘗試跨領域,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執行會長、陶瓷行業知名專家姚若晗曾表示,未來陶瓷行業的兼并現象會越來越普遍,頭部企業需要完善戰略布局并快速擴張規模,收購兼并就是最快捷而且成本相對較低的方式,在獨力難支的經營狀況下,被兼并方也有比較強烈的套現離場或者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愿望。
來源:陶城報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中國建陶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強者恒強,弱者俞弱。在行業洗牌之際,一些中小陶企容易迷失方向、陷入經營困難,頭部陶企此時出手,通過收購、兼并等手段獲得該陶企原有的生產資源、產品技術、市場渠道等,可以很好地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自身產品成本優勢。
晉江陶瓷建材行業召開質量提升推進會
6月4日,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全市陶瓷建材行業質量提升推進會暨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培訓會,全市100多家建陶企業負責人參加。會上,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了近三年陶瓷建材產品質量抽檢情況,并解讀了《工業產品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據了解,根據抽檢情況,晉江大部分陶瓷建材企業產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吸水率、破壞強度等指標上。培訓會邀請佛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吳清良講解陶瓷磚國家標準、地鋪石(厚磚)標準和近三年陶瓷磚國抽中經常出現的不合格問題,產生問題原因及如何加強品質管控;邀請方圓標志認證集團高級工程師林作軍介紹綠色建材產品認證標準體系及技術要求。
來源:晉江新聞網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報的2022年室內裝飾材料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2022年陶瓷磚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率為13.5%,相較于2021年上升了3.9%。不合格項目主要有:破壞強度、斷裂模數、吸水率、尺寸、放射性核素限量等。其中,廣東、福建兩大陶瓷產區抽查不合格率分別為11.0%和29.6%。
實際上,國家質量標準對于陶瓷磚而言已經是最低的市場標準,而往往每年還有不少陶企被檢測出產品質量不合格。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也直接影響了企業能在市場中走多遠。在品質消費時代,陶企可以“內卷”,但卷的應該是產品質量,而不是市場價格。
廣東78家陶企納入節能監察名單
6月6日,廣東省能源局、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2023年節能監察工作計劃》。其中,78家陶瓷企業被納入《工業節能監察企業名單》。通知指出,對列入2023年國家專項工業節能監察任務的企業,以及其他部分高耗能行業重點企業開展節能監察,重點檢查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以及重點用能產品設備強制性能效標準執行情況。
來源:陶城報
據了解,被納入節能監察名單的陶企必須配合相關部門的節能監察工作,加強節能管理,提高用能效率,按期淘汰落后生產工藝、用能設備和產品,積極配合節能監察,按要求報送節能監察相關材料。若陶企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將被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名單的單位。
當前,在“雙碳”背景下,各地能耗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力度進一步加強,整個陶瓷行業都需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進行升級改造。陶企一旦未能整改到位、能源消費總量嚴重超標,最終面臨的結果很可能是關停,甚至退出。
已有31家裝飾公司
被宣布破產或進入清算階段
近日,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信息初步統計,截至6月3日,北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安徽、湖南、陜西等省份,已有31家裝飾公司被宣布破產或進入清算階段。因為瓷磚經銷商與裝飾公司合作,基本都采取先貨后款的結算方式,賬期大多數從一周到一個月不等。裝飾公司跑路、破產,無疑給經銷商的貨款安全帶來嚴重的隱患。宜賓某經銷商表示,以前公司的瓷磚銷量主要是批發和零售渠道,沒有專人去開發裝飾公司。這兩三年,批發渠道的銷量在不斷萎縮,為了穩定和擴大銷量,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拓展裝飾公司渠道,差不多半年時間裝飾公司瓷磚銷量達到幾百萬元。今年,公司增加了人員,業績目標保底突破一千萬元。從清包、半包到全包再到整裝,當下家裝模式進化到更為多元的階段。
來源:陶商資訊
一邊是裝飾裝修行業頻繁出現關門跑路、破產倒閉的情況,一邊是一站式裝修越來越受當代人青睞,家裝、整裝渠道不斷壯大。不可否認,家裝渠道是終端瓷磚市場的必爭之地,但是怎么做才能做好?陶企和經銷商是時候要認真想一想了。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