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上周末最熱的新聞莫過于區塊鏈,無論網上網下都在熱炒,更有百億資金排隊入場,周一開盤百股漲停也驗證了區塊鏈的兇猛。這也是近幾個月資本市場難得的盛況,更有人稱之為新的風口,或新一輪經濟的開始。看新聞,我也被區塊鏈了,周日出差返程九小時高鐵一路學習區塊鏈,雖然沒有搞得太明白,但在這個陌生的領域也收獲了新的思維。
最早接觸區塊鏈,是一位脫離行業的老友在三年前發給我的,實則是X幣,說投資很賺錢,約我吃飯聊,免費請我去上課,最后我還是辜負了他,因為自己不懂。后來,從索馬里海盜那里知道了比特幣,有人說是區塊鏈,在美國炒得比較火熱。所以,今天再談區塊鏈,并不陌生,只是從偽幣,到數字貨幣,再到貨幣應用的數字化罷了。
區塊鏈是什么?度娘解釋起來很難懂,也很高大上。最后還是幾個網友用簡短的文字通俗了科學,讓大家都懂得更容易,更直觀了解其應用與前景。眾多解釋都提到區塊鏈兩個特點:一是去中心化,二是分散式記賬,以后會對人像識別、醫療保健、旅游消費、金融交易等眾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從區塊鏈表意,看區塊鏈的未來,就像一個財經評論員說的一樣:區塊鏈就像前幾年的互聯網,它改變的不是互聯方式,而是一代人的生活模式,它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成本會更低。
既然區塊鏈那么優越,陶瓷行業是否也會區塊鏈?這應該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也可能會改變行業未來的格局和模式。
陶瓷行業發展到今天,一直是以廠家為中心、生產決定銷售、庫存速度和效率決定銷售模式的產業。近些年,也有企業提出以消費為中心、柔性生產、渠道下沉,更有膽大的品牌提出了去中心化。隨著社會結構、市場結構、消費結構的變化,很多產業開始思考去中心化的問題,同時也開始由產品品牌綜合化向產品品類綜合化模式進行流通變革,這種變化是消費的趨勢和發展的必然。如果把這種趨勢大數據化、共享化、點對點化,也有可能就成為陶瓷的區塊鏈雛形。今天,市場上也有人開始了新的嘗試,比如,早些年終端出現的材料平臺和這兩年的上游銷售平臺等。不過,無論是終端材料平臺,還是上游銷售平臺,都還只是為了賣貨,沒有上升到區塊的高度,也就難成“鏈”。
陶瓷區塊鏈是否會成為現實,目前很難說。
不過,只要有人開始探索,就是進步。陶瓷行業的過往發展,一般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進化,一個品牌不斷增加品類;而在消費專業化的未來,一個企業是否能夠做精每個品類?如果做不精有可能就會失去原來弱勢產品的那一部分消費群體。
行業是否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幾家或幾十家專業品類或者具有專業品類優勢的企業組成一個產業聯盟,進而優勢品類互補、渠道開放、客戶分享、數據互通等,讓大家優勢互補,讓消費簡單而有品質。這可能是一種猜測,這也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區塊鏈很火,陶瓷行業也不能落后,可以用,可以懂,至少思維要跟上。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