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環保”當仁不讓成為2014年度建陶行業的大熱門之一。進入2015年,繼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給廣大排污企業敲響一記警鐘之后,某陶瓷工業園區部分企業因未獲得環評許可證被停產的消息傳來,獲得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從內容上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被稱為“史上最嚴”,1月8日,環保部詳解了其中的“四記重拳”,包括按日計罰、查封扣押、信息公開、限產停產等四大舉措。對于重點排污單位的陶瓷行業而言,一旦新環保法嚴格執行,陶企必須拋下“僥幸”心理,直面將呈常態化的環保重壓。
1月1日,新環保法正式實施。隨后,記者走訪多個建陶產區獲悉,在新環保法實施前后,各產區、各陶企均組織了相關人員對新法進行培訓和學習,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應對環保問題。廣東某陶企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環保,我們現在是以超前的意識在管理”。這也是當下各產區陶瓷企業的態度。
自2014年12月開始,全國各大建陶產區相繼進入年底停窯檢修期。在對新環境保護法表示充分理解的同時,各產區企業也付諸了實際行動,紛紛組織人員對污染排放設施進行整治,以符合環保要求。
“企業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必須引以重視,將環保管理如產品質量管理、成本管理一般納入常態管理。”有的陶企公司指出。同時考慮到2016年《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最終修訂完成之后與目前修訂單指標之間可能存在的出入,以及環保設施運行過程中因設備老化以及操作等引起的波動,建議企業需要以高于現行標準的環保要求進行環保設施的升級改造。“如今,一年一度的年底維修不僅僅是生產線的改造,還應該包括治污設施的檢修升級。”
“若環保問題未解決,很有可能會致使陶企在開春后無法正常復產。”有業內人士預測。
環保高壓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僅僅是‘按日計罰’,具體的處罰方案暫未出臺,一旦新環保法的細化法則出臺,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認為,屆時,“環保”將成為未達標企業生存的“緊箍咒”。
業內人士指出,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建陶行業,這一次新環保法的實施,如同一把懸在部分落后產能或未達標企業頭上的無情利劍,逼迫其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對于陶瓷行業而言,或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進程,最終實現優勝劣汰。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