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近期,以“自媒體網紅”身份崛起并轉型整裝業務的住范兒,被曝出資金鏈斷裂、拖欠供應商款項、客戶上門維權等消息,陷入了暴雷危機。這一事件在泛家居行業激起巨大波瀾,引發圈內廣泛關注。
在住范兒因資金鏈斷裂陷入停擺后,其創始人劉羨然公開回應,平臺核心團購業務因電商巨頭入局而迅速崩塌,現金流驟降至負數,客戶集中退款導致缺口達1億元。盡管劉羨然自掏1000多萬元救急,公司仍無力回天,目前上海公司已被封,供應商欠款、消費者退款停滯,甚至出現“以物抵債”的窘境。
目前,住范兒嘗試通過多方合作解決危機:
對于裝修業務,住范兒成立專項小組,梳理800多個在施工地情況,協調材料商提供低價主材,推動復工;
團購業務方面,部分供應商主動提供售后支持;
裝企協會介入協調,擬為業主免除基礎施工人工費,但主輔材需自購。對于受拖累的員工,住范兒鼓勵仲裁維權,同時呼吁員工義務協助客戶。
住范兒早期以做線上內容起家,在內容自媒體的粉絲總數超過1000萬。從輕資產的知識分享,介入到重資產的裝修環節,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有一定必然性。有行業人士戲謔道,“裝修行業水太深,淹死清華高材生”。
01
回溯住范兒的興衰史,其潰敗始于線下超級大店的擴張。這種策略曾在短時間內為其帶來了看似輝煌的成績,但其根本的痛點在于“網絡流量獲客成本高,家裝服務鏈條長,客戶復購率極低”。在流量紅利的掩蓋下,住范兒忽視了行業的本質規律——裝修服務無法實現標準化,且短時間很難建立可持續的盈利方式。
大額投入維持門店運營,卻難以攤平高昂成本,虧損如巨大的黑洞,最終無情地吞噬了企業現金流,造成了如今的崩盤局面。這樣的案例家裝行業這幾年比比皆是,包括許多實力企業以及終端經銷商。
在經濟環境復雜、消費理性的當下,企業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等于自掘墳墓。無論住范兒等互聯網裝修企業,還是傳統的建陶廠家和終端經銷商,都應吸取教訓,看清當下行業真實生存環境,秉持“穩字當先”的基本原則。
擴張的前提是有健康的現金流,成熟可驗證的盈利模型,以及穩固扎實的服務和交付能力。步子邁得太大太快,看似雄心壯志,實則容易埋下風險伏筆。
02
在住范兒暴雷事件中,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裝修停滯、無法交付的業主,但其實材料供應商往往也面臨著與消費者相似的弱勢地位。
住范兒發布的公告顯示,“召開供應商大會,積極推動更具性價比的報價洽談工作……保證‘賑災價’低于材料商給住范兒的供貨價”“裝企協會也表示將憑借其行業影響力,嘗試與多家材料供應商展開協商,為業主爭取優惠價格。”
另外,隨著住范兒暴雷事件的持續發酵,惠達衛浴、瑞爾特衛浴、源氏木語實木家居、樸愫木作、出乎家具、三千金窗簾等多家合作品牌相繼發布官方聲明,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受影響的消費者提供發貨、退款及售后服務等全方位保障方案。
這些信息的核心無一不是住范兒在讓材料商為其經營不善“擦屁股”。
對于材料商而言,家裝/整裝就是這么一個風險高、利潤薄、服務重的渠道。面對大型裝企,終端經銷商往往就是毫無話語權的弱勢群體,還沒有收到款就得任勞任怨地送貨,資金風險極大。據了解,有陶企某地經銷商今年就面臨著3家合作裝企資金鏈斷裂,上百萬貨款追討無望。
因此,過度依賴單一渠道或少數大型整裝公司(B端客戶)的模式極其危險。在合作前必須充分評估其經營風險,在合作中嚴格進行資金管控。例如設置合理的授信額度與賬期上限, 切勿因對方“規模大”而盲目給予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額度;還要密切關注對方動態,出現風險預警(如拖延付款、高管頻繁變動、大額訴訟)必須果斷采取措施,甚至不惜暫停供貨。
03
住范兒能夠崛起,其核心競爭力源于高質量的裝修知識內容創作,精準吸引了大量有裝修需求的業主。這些業主文化層次較高,有一定審美要求,對裝修有一定想法,個性化的要求較多,這就讓裝修施工環節更為復雜化了。而住范兒組建的施工團隊的水平并沒有高出行業平均水準,于是矛盾就來了。
住范兒本身的光環拉高了客戶的預期,當線下交付水準與行業持平時,客戶很難接受,抱怨也就越來越多。承諾的“體驗”與落地交付的“現實”之間形成了巨大落差,口碑在初期客戶中迅速崩塌,而復購幾乎無從談起。
這對于當前熱衷于打造“網紅品牌”“網紅門店”、尋求線上流量的陶瓷行業,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首先,網絡宣傳和銷售承諾切勿過度透支網友的信任,小心“流量反噬”。陶企及經銷商在進行線上引流時,例如短視頻種草、直播帶貨,為博取流量而過度夸大產品功能或美化服務體驗的行為不可取。去年陶瓷行業已經出現了某網紅品牌因線上過度宣傳其柔光磚“無R角、無輥棒印”效果,但實物存在明顯差異,遭到業主投訴維權的翻車案例。虛假宣傳帶來的流量越洶涌,翻車后品牌信譽坍塌得越徹底。
我們必須明白,線上吸引來的客戶,對透明、穩定、可預期的交付服務有著更高要求,因此產品宣傳、服務承諾要與后端交付能力嚴格匹配。
此外,想要通過網絡獲取流量、贏得客戶關注,售后服務是關鍵競爭力。瓷磚作為半成品,運輸損耗、鋪貼問題無法完全避免,陶企及經銷商的售后服務體系是否健全,是解決客戶糾紛、提升滿意度的核心。一次糟糕的售后體驗,足以摧毀前期所有的宣傳投入和客戶信任。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穩扎穩打”是最重要的生存智慧。不要盲目崇拜規模,家裝行業想干所有人的生意是不可能的,腳踏實地提升產品與服務,以誠為本兌現對消費者的承諾,這才是抵御行業風險的正確途徑。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