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自從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衛生巾翻新”亂象之后,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微博、抖音、微信視頻號等自媒體賬號意外地成為網友們的“心聲匯聚地”——很多網友紛紛給雷軍留言,呼吁小米涉足衛生巾業務,為廣大女性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衛生巾產品。
其實此前就有網友呼吁小米做衛生巾,但小米生態鏈總經理陳波在微博上發文征集女性產品建議時明確回應過,“衛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許愿家用電器類產品”。然而,3月17日,這條微博已經悄然消失。更耐人尋味的是,后來小米真的注冊了“衛生護墊”“醫用眼罩”等商標。難道小米真的要跨界發展衛生巾業務?
作為互聯網和科技制造企業的小米與衛生巾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卻被消費者寄予了提振衛生巾事業的厚望,折射出的正是對某些傳統行業信任危機的加劇。
這對建陶行業有著怎樣的啟示呢?
一位行業人士在視頻中調侃道:“這點小事還需要麻煩雷總嗎?你找我們陶企啊!首先,我們陶企肯定不會減少尺寸,你什么時候經過800規格的瓷磚做成了790?再一個,我們陶企會很關注你的健康啊,我們的瓷磚都是帶負離子的!還有,我們陶企還會專注于產品的功能性,超耐磨、超防滑、超抗污……”
筆者認為,結合“衛生巾翻新”事件和眾網友呼吁小米做衛生巾現象來看,以上這段看似戲謔的調侃,實則劍指建陶行業長期存在的誠信缺失隱疾。在產品高度同質化和價格極度內卷的今天,某些陶企和經銷商舍棄以長期主義為導向的研發、生產、營銷等方面的扎實創新,以不誠信經營手段騙取消費者和爭奪市場,不斷透支著整個行業的信譽資產。
在不誠信經營亂象中,當屬產地虛假宣傳和造假現象最為猖獗泛濫。
近年來,“廣東制造,假一賠×”的虛假宣傳亂象充斥市場。但業內人士都清楚,真正符合“原料、生產、質檢全流程在廣東完成”標準的瓷磚產能,在全國瓷磚產能中的占比不足三成。有陶企通過在佛山注冊空殼公司、在產品包裝箱上印上營銷中心或公司注冊地等方式,從而欺騙完全不懂行的消費者;也有陶企“別出心裁”推出“洗澡磚”,即將廣東以外地方生產的瓷磚運到廣東拋光和包裝,再以廣東的名義銷售;還有陶企更是明目張膽地在非廣東產瓷磚的包裝上打上“廣東制造,假一賠×”,直接向法律叫板。
這些不誠信經營行為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更導致“佛山磚”和“廣東磚”區域品牌價值稀釋,最終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生態。
在不誠信經營亂象中,所謂的“源頭工廠”也是一種值得關注的現象。
在各大平臺的直播間里,主播們站在空曠的現代化廠房或豪華的展廳前,宣稱自己就是“源頭工廠”,絕對“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鏡頭外的真相可能是產品全部是貼牌代工或來源于非正規途徑;更有甚者,不少主播將其他陶企瓷磚生產過程的視頻嫁接剪輯,營造出“強大的自有產能”的假象。
這種虛假的源頭敘事,本質上是將制造業最寶貴的實體資產異化為流量道具,既違背商業倫理,也消解了實體經濟的價值根基。
在不誠信經營亂象中,虛假質量承諾現象同樣層出不窮。
某些陶企和經銷商完全罔顧客觀事實,向消費者作出自家的瓷磚絕對無水波紋無R角無輥棒印等虛假承諾,為了促成交易什么假話都敢亂說。而當消費者想看他們的產品檢測報告時,他們不僅以各種理由來推脫,還到處發牢騷說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難伺候、賣瓷磚越來越難了。
這種胡亂承諾消費者同時又無視他們知情權的騷操作,簡直是讓人難以理解。
…………
種種亂象的滋生,暴露了建陶行業深層的價值迷失。反觀小米引發的跨界期待,恰恰映射出新時代消費邏輯的深刻變遷。消費者期待的不是簡單的“價格屠夫”,而是能重構行業生態的“價值重塑者”。這種期待源于對透明供應鏈的渴望,對真實信息的訴求,對品質承諾的信賴。
當衛生巾行業因信任危機催生跨界呼聲時,建陶行業更應警惕自己的信任儲備還經得起多少次透支?
破解困局的關鍵在于重建“制造業誠意”。陶企和經銷商應該回歸“產品主義”和“服務主義”,取代被文字游戲和虛假宣傳扭曲的“營銷主義”,將技術參數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價值體驗。
在消費已經覺醒的當下,誠信不僅是道德的選項,正在升級為生存的必需,更是法律的底線,必須無條件遵守。那些堅持“毫米級”尺寸精度、主動公示質檢報告、坦誠說明產品局限的陶企和經銷商,或許會暫時失去某些投機客,但必將贏得真正尊重產品價值的消費群體。
這正如小米引發跨界期待揭示的真理:消費者從來不是拒絕為價值買單,而是拒絕為謊言付費。當陶企和經銷商學會用誠意澆鑄每一片瓷磚時,建陶行業自會迎來“信任溢價”的新增長周期。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