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15-2002
文/潘春花
日前,關于原定2020年11月底在廣州琶洲展館舉行的世界最大陶瓷裝備技術展——廣州陶瓷工業展由線下改為線上云展會的訊息,在業內迅速傳播。關于為何會取消線下改為云展會,一時間,業內眾說紛紜。
大部分聲音是表示理解,畢竟世界疫情當前、且有專家預言冬天會有反撲可能,出于對參展商和觀展商負責的態度,出于對展會效果及參展商利益考慮,線下避免聚集改為線上展是負責任的態度。當然,亦有少數聲音是認為此次取消線下,主因是部分企業對參加一個僅僅國內采購商到場的展會不積極,迫于無奈放棄了。
那么,真實情況如何?我們不妨一起看看。
盡管,筆者已經第一時間電聯了展會主辦方建材貿促會相關負責人,獲取詳實信息。不過,在筆者給出展會主辦方的信息之前,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
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國際性項目決策背后有更多深思熟慮
2020庚子年,以不平凡的疫情肆虐開啟其遮天蔽日的陰霾年景,舉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類,均在恐懼與忐忑里度過焦躁難安的第一個季度。一度,筆者與諸多業內人一樣,面對年初遮天蔽日的疫情封鎖訊息,面對企業行業無法推行的系列計劃,面對巨大的未知和不確定的未來,同樣,惶惶不可終日。
然值得慶幸的是,我國將這波巨大的恐懼,終止在了第一個季度內,第一季度末,便欣然喜迎曙光,開始了經濟復蘇。行業內,亦然。
“其實,從5月份開始直到9月份,我們生產上迎來了難得的生產熱度,基本上我們這個片區的工廠,都是拉滿負荷生產來完成訂單。”肇慶某工業區陶瓷工廠負責人日前接受筆者訪問時的一席話,令人禁不住心生歡喜。無獨有偶,在金利工業區,某陶瓷廠生產總經理給出的幾乎雷同的描述:“應該是第一季度末開始到現在,我們即便是傳統釉面磚的小工廠,都是滿負荷生產,排產也是滿的。生產上,迎來了最近幾年以來的小高峰。不過最近半月似乎又開始有所回落。”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盡管,國內經濟復蘇,早已喜迎曙光,可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呢?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一段段不忍直視的視頻,一雙雙絕望的眼神、一幅幅無聲呼號的畫面,都真實地反饋著海外疫情的持續惡化與積重難返。
或許有人說:管他呢,我們自己好就是了。
▲往屆廣州陶瓷工業展
可是,真是這樣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人類命運共同體”也被習近平總書記提至前所未有之高度。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時今日,在地球早已發展為“地球村”的當今,面對全人類的新冠病毒,還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嗎?還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獨——善其身嗎?
印度,一度被喻為全人類的一顆不定時炸彈,為何?
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想必任何一個國際性的大型展會,出于對人類安全、對國家人民安全和對行業參展商、觀展商們負責任的態度,將一個線下展會改為線上云展會,無可厚非。
于是,米蘭展——取消了;博洛尼亞展——取消了;里米尼展——取消了!這幾個被稱為世界陶瓷行業風向標的國際性展會,紛紛迫于疫情而最終選擇暫時告別大眾視野。還有,今年越南的陶瓷展、日本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展亦取消了;盡管,印度的展會未取消,卻是人數寥寥,冷冷清清。無獨有偶,中國的廣州廣交會——改為線上云展啦,此次的廣州陶瓷工業展——同樣迫于形勢改為云展會,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2
國際性展會項目有別于簡單的行業展
我們再來看看,國際性展會與非國際性展會之區別。
眾所周知,廣州陶瓷工業展舉辦截止到今年,走過了30多個年頭。規模最大的2018年那屆鼎盛時期,展會8個展館總展出面積超過9萬多平米,人流量近10萬人次,可謂是妥妥的刷新建筑衛生陶瓷史,登頂規模最大的陶瓷裝備技術展之位,雄霸一方!
在這樣的規模下,據主辦方統計,近些年,每年來參展和觀展的中國以外的海外區域展商及買家,合計人數接近20%,“觀眾來自69個國家,前幾名是印度,越南,伊朗,韓國,土耳其......”據悉,東南亞地區的幾乎所有有建陶產業的國家,均有企業或個人奔赴會場參展或觀展。
如果說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展是世界陶瓷人的朝圣地,那中國的廣州陶瓷工業展就是亞洲人的朝圣處。
▲往屆廣州陶瓷工業展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疫情截止到今日,除了越南基本得到較好的控制外,東南亞其他國家仍是一片陰霾、難見天日。即便是越南人,入境中國也需要隔離14天后才可自如行動,回去之后亦需隔離14天。來觀展或參展,除去展會期間的時間,來回隔離都要去掉一個月,代價至高。至于歐洲各國疫情狀況,新聞每日都有反饋,亦無需贅言。
廣州陶瓷工業展,作為一個擁有如斯國際地位的國際性展會,根本無需贅言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展會本身承載的和帶給參展商商家們的國際性意義。試想一下,這樣的展會,又如何能忽視其國際性地位,“閉關鎖國”,在疫情期間繼續不管國際板塊影響力和無視國際資源之于參展商的意義,而一意孤行地選擇開展?
——廣州陶瓷工業展從來都不是一個自娛自樂的展會,它所承載給予行業的意義,更多的是國際性交流的意義!一如公文所述:“為了廣州陶瓷工業展的參展效果”才不得已做出改變策略。
3
工業展已完成招商,簽約率僅比上屆低了10%--15%
筆者從主辦方貿促會處獲悉:直到取消線下改為云展會的前一周,貿促會的招商小組和宣傳團隊,還一隊在佛山跑客戶,一隊在與各界媒體溝通宣傳推廣事宜。
截止到9月初,其2020年招商反饋簽約的企業數量略比上屆少10%--15%左右,而規劃的展館總面積約為8萬多平方米,“因為之前展會時間改過一次(因疫情,從5月份改期到11月份),琶洲展館方需要協調檔期場地,然后受限于展館方規劃的原因,計劃的廣州陶瓷工業展展位在改期的同時,展區也無奈從A區挪到了B區,所以,面積比A區本來就小了。”
▲往屆廣州陶瓷工業展
簽約率低了10%--15%左右,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浮動比例,回顧廣州陶瓷工業展30余年歷程,其簽約率的波動比例在10%--15%之間均為正常波動。與此同時,眾所周知的是,就陶瓷行業發展趨勢而言,在2019年算是跌入了一次較大的谷底,若非新冠疫情及“巖板”趨勢的抵達,傳統陶瓷行業其實是到了全面洗牌的大變革時期,其發展本身亦進入到了一個真正的下行區間。再者,今年第一季度疫情的不明朗,也給招商本身帶來巨大壓力。第三,展會第一次修改檔期,多多少少亦給招商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在諸多繁瑣因素的影響下,最終令招商簽約率下滑實屬正常。換句話說,廣州陶瓷工業展原本一切進展如常,而最終導致出問題的,還是國際疫情形勢。
4
轉為云展會,策展方全面啟動國內外技術交流
“從決定要線下轉線上展開始,我們就在積極聯系各方資源,將交流及溝通想辦法移植到線上去。為最大程度的提升云展會的效果,團隊成員已經全面動起來啦,包括,對已經簽約的參展商的全方位信息采集搭建線上展區平臺頁面、對接多方媒體資源平臺對參展商企業給予宣傳報道、組織海內外技術領域權威人士開設云平臺的論壇等等,甚至,可能組織直播及線下范圍的交流論壇等等。”
貿促會方負責人告訴筆者,“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云平臺展會我們實際上是不收取參展商費用的,云平臺展示為免費展示。而今年簽約了的參展商未能使用的線下展位參展費用,延時到2022年展會上去使用。”
其實,未能如期線下開展,對于許多已經簽約甚至付款了的企業而言,肯定也確實造成了較大的損失,其規劃亦被擾亂。同時,于展會策展方而言,損失亦是巨大的,但即便如此,在這次事件上,我們看到了策展方亦給予了行業及企業最大的誠意了,我們亦看到了許多的參展企業給予策展方和主辦方最大的體諒與理解。
▲往屆廣州陶瓷工業展
筆者想說的是:無論是疫情的大規模爆發還是后續導致的系列行業或社會事件的發生,本就是咱們任何人和任何單位都不希望發生的。那么既然發生了,我們就該更好的聯手正面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是彼此理解并攜手面對,而不是如少數人一般去惡意揣測和負面非議,不是嗎?
回到標題上來,“改為線上云展,世界最大裝備展也在疫情下低頭啦?”說了這么多,這次展會的線下到線上,是單純“向疫情低頭”嗎?筆者以為顯然不是。與其說是向疫情低頭,倒不如說是為責任而選擇低下頭去擔當吧。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無法如期舉行的世界最大建陶裝備技術展的廣州陶瓷工業展,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可以在線上綻放新的魅力吧。愿:行業內外,始終安好而穩健發展!
作 者:潘春花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